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高校動態 > 當今世界工程師擁有相似的薪酬與關切

        當今世界工程師擁有相似的薪酬與關切

        作者:Maury Wright ? Editorial Director 時間:2008-03-05 來源:EDN 收藏

             首次全球工資調查表明,北美工程師比同樣屬于發達地區的日本和西歐同行領到了更高的薪酬。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79666.htm

            “這是最美好的時代,這是最糟糕的時代。”查爾斯•狄更斯的經典語錄用來形容去年工程師的職業境遇是再貼切不過的了。工程師擔心工作被外包了,感受到了明顯的被忽視,承擔著自認為的超時工作,但他們也擁有比其他許多職業更高的報酬和職業滿意度。如此謎題促使EDN策劃了首次工資與職業調查,我們相信這也是迄今世界范圍內展開的首次調查。讓我們以此次調查結果的綜述開始我們的第4期全球年度報道吧。當然,同往常一樣,雜志上的內容只是完整的在線全球報道的一小部分。

                整個夏天,EDN和我們的當地全球版都在進行著這項工資與職業滿意度調查。在美國的EDN集中于北美,EDN Europe 負責西歐,EDN Japan 司職日本,EDN China 專心于中國大陸,EDN Asia 則分別調查印度、韓國、東南亞和臺灣地區。這次調查是通過 E-mail 進行的。我們的網站新開的職業欄目提供了我們收集到的完整信息。從網上可以獲得我們組織這次調查的復雜細節和所有的調查數據。在這里,我們將收到的反饋中最有趣的突出細節據實呈現給大家。

          職業滿意度

          工程外包和企業裁員雙重壓力使北美的工程師對未來憂心忡忡,而同時新的工作機會卻在亞洲部分地區大量存在。這種局面似乎預示著當調查職業滿意度時會得到差異迥然的結果,你可能會覺得在北美,職業滿意度很糟糕。

          表1列出了來自北美的調查結果。令人吃驚的是北美的絕大多數受訪者都覺得還湊合甚至非常滿意。

          選擇非常滿意的有30%,這一數字要遜于 EDN Asia 調查的所有地區。查看在線數據,你會發現只有印度以27.2%與北美接近。來自歐洲的數據也是積極的,附文1 《英國工程師享受著技術性工作和生活質量》報道了幾名這樣的工程師。相反的是,日本只有2.8%的工程師覺得非常滿意。除北美以外,職業滿意度曲線呈現出傳統的帶狀。

          逐一查看北美工程師的反饋,很難把它們與表1的結果相匹配,說好的人很多,抱怨的人也不少。

                 外包是抱怨最多的一項,一位北美受訪者把它作為關切項:“工作的穩定—我所在的公司通常在美國裁員而在中國和印度大量雇員。我甚至聽說創業公司為了節約資金,希望把所有產品開發外包給印度或中國。”北美的外包并非如此普遍,來自日本的受訪者指出,他們的設計工作有18.7%外包了。

          不過,正面反應在北美和日本還是占多數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工程師對解決困難問題、學習挑戰性技術和創造有用產品感到滿意(參見附文2《技術創造驅動日本工程師》)。北美的調查數據表明,“技術挑戰”和“成就感”位于影響職業滿意度的前兩位。

          全球的工程師都有這樣的感覺。一位印度受訪者說:“我的工程知識與技能總有用武之地,當我在非常小的公司、大多數是創業公司工作時,我有很強的參與感,我能看到公司的顯著成長,這給我最大的滿足感。”

          一位歐洲受訪者說:“多種不同學科綜合的工程職業是最令人滿意的職業;你在探索世界如何運轉的同時也在塑造這個世界—真不可思議!”一位臺灣工程師說:“(做工程師)有機會開發新的產品,了解我自己的職業技能。”一位東南亞受訪者則說:“工作中總是有新的問題要解決,充滿了挑戰。”只有中國對滿意度有明顯不同的看法,其中“提升機會”和“收入”占據頭兩位。

          工程時代的挑戰

          日本工程師對當前工作最困難挑戰的回答多少有些令人吃驚。他們提到了時間緊、任務重、技術難度大,但一些工程師不約而同地提到了“職業中期工程師的短缺”。另一方面,調查顯示工程師的平均年齡41.2歲,做工程師年限平均15年,平均從事當前工作7年以上—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職業中期吧。

                 一些日本受訪者也提到了管理方面的問題。一位工程師寫道:“對管理的認識有分歧。”另一位的回答則是“與管理層的爭吵”。不管是對是錯,許多人認為日本工程師不會懷疑權威,但今非昔比。過去的成見也會使人認為動機在以紀律為中心的日本不可能會成為問題,但受訪者的回復則提到了動機缺乏的問題。

          毫無疑問,全球工程師都感受到了產品上市時間的壓力和逃避不了的被日益復雜的技術加重的日程緊縮。對這樣的挑戰,一位東南亞工程師稱為“客戶產品截止日和復雜電路板的調試”。在北美的答卷中,跟上技術為最普遍的答案之一。一位工程師說,保持技術領先是最大的挑戰,“(我)15年前完成大學學業,技術進步從未停止,與最新的最好的技術并跑本身就需要時間。” 

                長長的工作日,長長的工作周

          技術和終端應用的復雜性,加上緊張的日程,使工作強度成為全球問題,影響著職業挑戰與職業不滿問題。我們詢問了工程師每周的工作時間,結果匯總在表2中。他們的每周工作時間從43.5小時到54小時。超過10小時的差別似乎并不大,但它代表了一個工作周的約25%。如果研究在線數據,你會發現不同地區的時間范圍更大。例如,在日本,超過10%的受訪者每周工作超過60小時。

               詳細的反饋和其他數據表明,工作負荷比表2的描述更嚴俊。附文《韓國工程師面臨強制性職業選擇》把這種職業描繪成一年365天的工作。一位北美工程師選擇“工作與生活兼顧”為關鍵挑戰,他說:“老板需要我的時間總是比我能給予的多,結果就是下調我的績效,因為我不能付出其他人同樣多的時間。”許多臺灣人把超時工作作為與報酬緊密相關的問題提出來。

          職業不滿意度

          職業不滿意的因素包括對管理層的不滿、得不到認可、沒有決策權。日本工程師對職業的不滿意與其他地區相符,但突出的反饋與職業發展、技能背景和決策權有關。一份答卷稱“我的技術潛力太窄了”,一些人提到了當前工作與想要從事工作的差距。也許最值得關注的答復是“沒有權做決策”。全球的工程師都相信他們有做好工作和做出正確決策的能力,而日本位于資深人才最多者之列。

          職業發展在中國是個大問題。根據附文4《35歲之后,不做工程師》,中國工程師希望在職業生涯中期轉到市場和銷售領域,但一些韓國工程師希望做一輩子技術卻不得不從事管理工作。

          在亞洲其他地區的工程職業比日本年輕得多,不管是從業者還是職業本身都如此。這也意味著低的工資、少的工作選擇和潛在的更高的不滿意度。 

          對不滿意問題的回答,EDN Asia 調查的一位印度工程師說,“我不滿意的是公司的薪酬結構。我仍未加入合適的開發項目,我被迫接受管理層的安排,我的成績沒有得到承認。”

          但在印度正面響應還是超過了負面的抱怨。對普遍擁有相對較高報酬的工程職業來說,印度只是個后來者,記住這一點的話,就沒必要揣摩“成就感,以及當然的,維持生計”這樣的職業滿意度后面的原因。

          不出意外,謀生和工資是全球工程師最關心的問題。我們的調查獲得了許多薪金方面的數據,欲知細節請訪問我們的網站。下面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首先要說明的是,我們按本地貨幣調查工資問題,然后換算成美元。我們是按2007年8月的匯率換算的,當時的換算是準確的,但隨著時間的變化這些數據自然會發生或多或少的變化。

        當今世界工程師擁有相似的薪酬與關切

               北美的工程師不會喜歡表3的籠統結論,年平均9萬美元的收入似乎宣告著“北美工程師多得了報酬”。北美平均工資與中國和印度這樣的新興工程市場的工資差異不會令多少工程師感到驚訝,況且在新興工程市場的工程師生活費用通常很低。但在成熟市場,比如日本和歐洲,工資也比北美低很多,而在日本和歐洲的生活費用比北美還要高。

          對我們在網上提供的全部報酬圖表的進一步研究會得出稍有不同的結論。例如,13%的北美工程師年薪9萬美元~10萬美元,在日本,9.8%的工程師年收入8.4萬美元~10.1萬美元。而且,大多數日本工程師收入只是稍低于8.4萬美元。看一下這一平均值附近的地區,就會發現北美平均工資并沒有超出差不多2.7萬美元這么多。北美與日本工資分布的顯著差異來自高端。表4表明,在北美,6%的工程師年薪15萬美元,看看網上數據,就會發現日本同樣收入的工程師只占不到0.5%。

        當今世界工程師擁有相似的薪酬與關切

               在北美,工程師無疑也從股份選擇權和其他形式的津貼中得到了實惠,這一類報酬可以部分解釋上述收入差異。不過對在線數據的進一步挖掘還會得到更多的線索。在北美的調查中,更多的應答者是研發和工程管理人員,而在日本的調查中設計工程師的比例要大一些。歐洲的數據處在北美和日本之間,有3%的工程師收入超過15萬美元,來自管理人員的應答相對較多。

          沒必要推測其他地區間的差異,只能接受這樣的事實:除日本外,亞洲地區的工程師收入遠遠落后于北美。事實是,在EDN Asia 調查的人中,還沒聽說誰的收入超過9萬美元。

                亞洲的工資增長幅度高于其他地區

          送給亞洲工程師的好消息是他們與其他地區的收入差距將會縮小,因為從印度到韓國,工程師的年收入增長幅度要高于北美和日本。有許多受訪者悲嘆工資低,工資不長或漲得太少,一位臺灣地區的工程師說:“好長時間沒漲工資了,長期看,我的工資可能都縮水了。”

         

        當今世界工程師擁有相似的薪酬與關切

               但總體看,我們的調查還是為我們勾劃出一副明亮的圖畫。表5 列出了年均增長百分比,印度居首,為11.5 %,但即使是泛亞的典型平均增長幅度也是歐洲、日本和北美的兩倍。在印度,超過30%的工程師的工資年均增長10%~20% 。
          

                裁員

        當今世界工程師擁有相似的薪酬與關切

               我們向所有地區的受訪者詢問了過去12個月中其公司有無裁員現象。表6列出了調查結果。坦率地講,結果相當好。許多公司裁掉了一定數量的員工,裁掉的員工要么不是什么超級人才但他們也不至于表現差到應該被炒掉,要么因為要保留一個更具競爭性的項目而砍掉另一個項目的相關員工。

          我們也詢問了過去12個月中公司有無新招員工的情況。結果也是積極的:印度有 93.6% 而北美有73%回答為有。當然,我們只是詢問了受訪者過去12個月其公司是否招了人,但并未問及工作崗位所在何方。重溫一下先前北美工程師對新的工作都在流向海外的擔心,實際上89%的北美受訪者指出這些工作就在北美。



        關鍵詞: 工程師 薪酬 高校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右旗| 宜都市| 双流县| 淅川县| 屏东县| 宁津县| 石嘴山市| 南城县| 靖边县| 西平县| 桃江县| 江北区| 尼玛县| 潼南县| 南江县| 松滋市| 鄢陵县| 大渡口区| 织金县| 定南县| 宝清县| 正定县| 德江县| 沂南县| 嵩明县| 封丘县| 屯留县| 古蔺县| 霍林郭勒市| 北辰区| 三门峡市| 视频| 长丰县| 灌阳县| SHOW| 东宁县| 普格县| 修文县| 图木舒克市| 厦门市| 宜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