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消費電子拉動IC業增長 未來發展仍需政策扶持

        消費電子拉動IC業增長 未來發展仍需政策扶持

        作者: 時間:2008-02-29 來源:中國電子報 收藏

          2007年我國IC()產業增速有所回落,2008年全球半導體產業景氣不明朗,但國際半導體產業向中國轉移的趨勢不可阻擋。中國市場需求穩定,尤其是面向大眾消費類的電子產品需求旺盛,加之奧運市場啟動等因素拉動,我國IC產業成長速度有望恢復至37%。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79372.htm

          但我國IC產業也面臨著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價格上漲、傳統產品降價等一系列挑戰,尤其是我國企業稅負過重,而發展產業新的政策又遲遲未頒布,這給我國IC產業的發展帶來了一些障礙。因此,我們希望政府盡快出臺相關政策,為我國IC產業的發展掃清障礙。

          奧運助推半導體市場 2008前景看好

          隨著奧運市場的啟動,以及我國經濟形勢發展良好,2008年我國IC產業增長速度有望恢復至37%,2006年下半年出現的發展緩慢的局面將會改變。此外,業界翹盼已久的半導體產業新的扶持政策很可能在2008年頒布,這給我國半導體企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不過,我國半導體行業發展也面臨著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價格上漲、傳統產品降價等一系列挑戰。

          奧運商機拉動半導體市場

          從2006年下半年起,全球半導體產業逐漸步入低谷,我國半導體產業受此影響較為明顯,發展速度有所放緩。2008年,我國IC產業成長速度有望恢復至37%。到2010年前,我國IC產業都將保持一個較為樂觀的成長速度,預計2010年我國IC產業銷售收入將至少突破3000億元人民幣。

          2008年我國IC產業整體發展前景看好,主要促進因素在于國家整體宏觀經濟形勢良好,奧運市場啟動,此外還很有可能頒布新的半導體產業鼓勵新政策。

          根據多家產業研究機構預測,全球半導體產業2008年景氣有可能逐步回升,雖然仍面臨美國次級房貸的影響,成長還是有望達到6%,較2007年預計的2%已經好轉很多,這對我國IC產業成長無疑具有正面的推動作用。

          同時,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召開,對消費類電子產品如液晶電視、數碼相機、RFID(射頻識別技術)應用及導航產品等需求都將有所上升,再加上正式啟動3G、數字電視等市場,都將對國內半導體市場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此外,業界翹盼已久的半導體產業新的扶持政策很可能在2008年頒布。從之前政府有關部門發布的消息來看,這次新政策將有重要變化:主要優惠政策由增值稅退稅轉變為所得稅“五免五減半”;擴大享受政策優惠的企業范圍,中小型企業及材料、設備等半導體支撐企業都將納入此次優惠范圍,對這些企業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契機;加強IC設計及企業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這一政策的有效時間將至2020年。

          可以肯定的是,IC產業仍然是我國政府未來較長時期內重點扶持的,當然政府今后關注更多的是產業鏈的完整、均衡及本土企業的發展。

          人民幣升值 半導體出口受阻

          2008年我國IC產業依然面臨巨大挑戰,主要制約因素包括:人民幣持續升值,原材料價格高位運行,傳統產品降價,工資開支增加,人才隊伍匱乏,銀行緊縮,貸款利率增加。

          人民幣持續升值給半導體出口企業(尤其是出口代工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匯兌損失。2007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幅達到6.9%,預計2008年在我國外貿出口增長,外匯儲備增加,美元貶值的大背景下,人民幣有可能加快升值,對出口業務依存度較大的一些企業匯兌損失將進一步加大。同時,匯率調整使出口產品價格基于成本壓力已無太大的下調空間,面對趨于白熱化的國際市場競爭,我國半導體產品價格顯然缺乏競爭能力,導致半導體出口業務增長受阻。

          隨著石油、有色金屬、鐵礦石等價格的不斷上漲,半導體原材料將維持在高位運行,這無疑對半導體企業造成巨大的成本壓力。

          由于業內產品同質化,加之產能的持續擴張,國內半導體產品市場競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傳統產品降價成為必然趨勢。這就要求國內各半導體企業具有較強的產品結構調整與升級能力,而目前我們在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方面與國際領先企業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后續將面臨更為殘酷的挑戰。

          當前國家應對外貿出口增長過快、外匯儲備增加的對策,主要是擴大內需,擴大內需就需要提升國內老百姓的消費能力,這就意味著員工的工資必須持續保持一定的增長比例,工資增長也將增加各半導體企業的成本壓力。

          半導體產業技術更新較快,一條生產線需要200名左右的技術人員,目前我國專業人才的培養速度遠遠趕不上市場的需求增長。同時,由于行業競爭激烈和薪酬水平的差距,國內半導體企業的人才流動過于頻繁。

          2008年國家貨幣政策“從緊”,控制流動性過剩仍是國家政策取向,這就意味著2008年各半導體企業的發展要依靠銀行信貸融資將會很困難;同時由于國內通脹系數的不斷上升,預示著央行還有加息的可能,因此各半導體企業財務費用將會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產業基礎薄弱 呼喚新政策出臺

          集成電路產業是當代高新技術產業的基礎和核心,是維護國防安全和保障信息安全的戰略性產業。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基礎仍然十分薄弱,掌握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很少,先進的技術和裝備仍然受制于人,因此發展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刻不容緩。

          目前集成電路企業稅負過重,而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新的政策又遲遲未頒布,大大減弱了集成電路產業的投資積極性,也大大削弱了世界半導體產業向我國大陸轉移的可能性。我們希望政府盡快出臺新政策,為我國大陸IC產業的發展掃清障礙。

          基礎薄弱 加強刻不容緩

          集成電路產業是當代高新技術產業的基礎和核心,是維護國防安全和保障信息安全的戰略性產業。集成電路在推動國民經濟和當代信息產業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1元產值的集成電路可以帶動10元產值的信息產品,推動100元的GDP增長。

          集成電路產業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為此,世界上沒有哪個發達國家和地區不曾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制定優惠政策。美國、日本、韓國及我國的臺灣地區都是如此,最近印度都無一例外地制定了相應的優惠政策,以大力發展集成電路產業。

          美國半導體產業依靠國家的支持,一直保持著世界集成電路霸主的地位。日本追隨其后,成為世界集成電路強國。韓國和我國臺灣省也通過實施發展集成電路優惠政策振興電子信息產業,從而推動經濟發展。當前,韓國的半導體存儲器制造業已居世界首位,我國臺灣的集成電路代工業和封裝測試業也都占世界第一。由此可見,國家政策對于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起著主導的作用。

          2000年6月我國國務院發布的《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簡稱18號文件)曾對加速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在18號文件的推動下,“十五”期間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持續快速發展,并且建立了初步的產業基礎。

          但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基礎仍然十分薄弱,掌握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很少,先進的技術和裝備仍然受制于人。國產集成電路在國內市場的份額還不到20%。大量的及高端的集成電路還須依賴進口。2006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總銷售額僅1006.3億元,僅占世界半導體產業規模的5%,還不如美國英特爾或韓國三星一家公司的銷售額多,但進口集成電路的金額高達1035億美元,大于石油及石油制品的進口額。集成電路成了第一大進口商品。1006億元銷售額和1035億美元進口額,這個明顯的反差反映了我國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已是刻不容緩的當務之急。

          稅負過重 新政策亟須出臺

          國際市場的競爭是殘酷無情的,當18號文執行不久,在美國商務部的干預下,2004年7月14日中美雙方就18號文件中有關增值稅問題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即從2005年4月1日起,停止執行18號文件中有關增值稅條款。兩年多來,由于設計企業不僅要交增值稅,而且在產品加工過程中(產業還未形成銷售)還需支付加工環節增值稅,這增加了企業資金困難。

          不少設計企業在完成設計后將產品移至境外加工和銷售。銷售額和利潤大量流失境外。據上海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對張江高科技園區的43家設計企業的統計,其中,留于境內加工及銷售的金額僅為14.57億元,而轉移到境外加工及銷售的金額竟達到31.66億元。如此下去,必然導致兩個后果:一是境內芯片代工業和封裝測試業得不到加工訂單,產業鏈各個環節相互割裂,不能協同發展;二是稅收來源反而減少了,實際上成了無稅可征。

          由此造成目前集成電路企業稅負過重,而發展集成電路新的產業政策又遲遲未頒布,大大減弱了集成電路產業的投資積極性,也大大削弱了世界半導體產業向我國大陸轉移的可能性。由于集成電路技術更新很快,集成電路產業實際上是一個高度時效性的產業。一次投資高潮后的產業發展周期僅為5年左右。由于新的產業政策尚不明確,新的投資熱潮無法形成,長期下去,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必然淹沒于一般產業之中。

          同時,由于新的政策不明確,集成電路企業實際稅負過重,導致國產集成電路售價上升,在客觀上削弱了國產集成電路的市場競爭力,助長了集成電路產品依賴大量進口態勢的發展。我國電子整機業長期依賴進口集成電路的嚴峻局面無法改善。

          總之,由于兩年多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政策“青黃不接”而出現的種種現象,這正是我們的世界競爭對手希望看到的,也正是我國集成電路業界人士不希望看到的。我們希望政府盡快出臺新政策,這些政策已多次征求意見,且涵蓋包括財稅激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市場促進、投資融資、人才保障、標準與知識產權、創業促進、產業基地、行業管理和法律責任等內容。應該說,新政策在完善產業鏈、營造和完善創新環境、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等各個方面都已經考慮得相當周到,新政策的盡快出臺將有利于整個產業鏈進一步營造和完善創新環境,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關鍵詞: 集成電路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调兵山市| 乌兰察布市| 河南省| 黎川县| 华坪县| 四子王旗| 财经| 赤城县| 宁乡县| 霍城县| 六安市| 平安县| 宜章县| 武汉市| 宜宾市| 盈江县| 石渠县| 甘泉县| 佛冈县| 夏邑县| 陆丰市| 霞浦县| 浦城县| 酉阳| 灌南县| 棋牌| 咸丰县| 正镶白旗| 阳江市| 吕梁市| 綦江县| 宝清县| 芮城县| 凤凰县| 房山区| 吴川市| 海原县| 台北市| 杂多县| 林西县| 大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