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受舊模式拖累 日企接連放棄芯片業務

        受舊模式拖累 日企接連放棄芯片業務

        作者: 時間:2008-02-28 來源:IT時代周刊 收藏

          公司(Fujitsu Ltd.)露出了徹底斬斷旗下芯片業務的端倪。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79304.htm

          1月21日,表示,不久將剝離其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業務,擬于今年3月成立一家子公司,然后將東京的芯片研發和其他業務裝進去,并轉移到日本中部三重縣的工廠。估計這項計劃將耗資100億日元,相關工作將于今年9月份完成。而在分析師看來,此乃富士通通過合資或者出售等方式完全剝離芯片業務的第一步。

          與眾多日本同行的情況一樣,半導體業務激烈的競爭和高昂的成本也向富士通敲響了警鐘,這也不再是公司的核心業務。半導體業務在總收入中所占比重在一成左右。雖然該公司也生產包括個人電腦、網絡設備和元器件等硬件產品,但利潤主要還是來自于軟件和咨詢業務。

          受此消息影響,富士通股票當天收盤下跌1.7%,至714日元。

          恐無人接手

          JP摩根(J.P. Morgan)分析師Izumi也表示,富士通的芯片業務正面臨虧損,同時又受到產品價格下滑問題的困擾,進而迫使其作出精簡業務結構的嘗試。此前富士通已從IT業務中撥出資金注入半導體業務,而管理層認為這樣的做法行不通。

          富士通的系統芯片用于從數碼相機到超型計算機等產品,盡管該業務在截至2007年3月份年度銷售額增長3%達到4735億日元,該業務卻一直受到居高不下的開發成本和價格下滑的沖擊。富士通高層稱,其芯片業務占該公司總銷售額的約10%,在2007年4-9月份期間虧損50億-60億日元。

          富士通在一份聲明中說,使芯片業務獨立成一個實體將有助于加快決策進程,并表示將把系統芯片開發和測試業務由位于東京的一個技術中心遷移,這一過程需要100億日元。

          此舉可能將為其它芯片制造商同富士通開展合作鋪平道路。事實上,兼并潮正在“襲擊”日本芯片廠商,眾廠商急需通過與其它芯片廠商聯手,來分擔巨額的成本。

          但IT咨詢公司J-Star Inc的總裁Yoshihisa Toyosaki指出,由于缺乏有興趣的買家,富士通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獨資擁有其芯片業務部門。“大家都已有合作的方向,這使得富士通在這場兼并潮中成為了孤家寡人。”他說。

          索尼對芯片業務說再見

          在富士通之前,索尼也剛剛宣布計劃將其芯片制造業務賣給東芝,以便專注于消費電子產品的開發和生產,提高公司運營效率。此前,索尼已經在考慮外包PS3 Cell處理器的生產。

          2007年9月,索尼宣布計劃以大約1000億 日元(8.7億美元)的價格把生產微處理器和其他芯片的工廠賣給東芝,而最終協議有望在幾個月內簽署;與此同時,索尼和東芝還將建立一個合資公司,利用這些生產線制造系統芯片。

          而在今年早些時候,索尼結束了與東芝、NEC的開發芯片合作。事實上,這只是索尼完全放棄芯片制造業務的一個步驟。為了保住利潤,索尼徹底與代價巨大的芯片制造說再見只是個時間問題。考慮到PS3主機現在的形勢不容樂觀,數字媒體播放器部門也在掙扎,索尼可能不再需要自己生產高端甚至主流芯片。

          一旦雙方完成買賣協議,東芝就可以利用獲得的半導體生產業務增加自己的產品實力,而索尼也可以專心制造更具競爭性的消費電子產品,同時不再依賴自家開發和生產的芯片。

          東芝(東京)的公司資深副總裁兼東芝半導體公司首席執行官ShozoSaito表示,日本芯片產業可能經歷另一次震蕩。他說:“廠商可能會退出,或者出售給其它廠商。”

          新一輪重組正在上演

          由于半導體產業處于疲軟周期,日本相關產業正在進入新一輪的重組,其中實力較弱的廠商可能被淘汰。由于傳統的集成器件制造(IDM)模式仍然面臨壓力,許多日本芯片廠商正在悄悄地轉向輕晶圓廠策略,這與美國和歐洲同業非常相似。

          分析師指出,作為日本發生的這種巨變的一個例子,虧損累累的三洋電機已把自己的芯片部門出售給了一家私募股權投資公司。三洋在其網站上拒絕對這些報道加以評論。分析師認為,其它二線芯片廠商,如愛普生、沖電氣(Oki)、夏普,也可能放棄各自的芯片業務。

          日本廠商的問題很清楚:過度龐大的芯片廠商一般擁有過多的員工和產品組合,而許多產品都是“沉睡”產品或者是薄利產品。日本的芯片生產商“需要收縮產品組合并集中目標”,Saito說,“看看這些企業,就會發現它們的管理與支持部門規模太大。”

          日本的許多電子巨頭繼續擁有驚人的龐大產品組合。 它們涉足手機、顯示器、IC、電視甚至還有核電廠。觀察家們心中有個疑問,這種業務范圍廣泛的垂直整合型商業模式是否已經過時了。IDM模式確實在日本面臨極大的壓力。

          事實上,這也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幾年來,西門子、摩托羅拉、惠普、飛利浦等歐美巨頭紛紛剝離了自己的半導體業務。其中,私募基金已經成為活躍的接盤者。大型IDM廠商,意法半導體和德州儀器,已經轉向了輕晶圓廠模式,并與代工廠合作,以降低研發與生產成本。

          但日本的芯片廠商仍然鐘情于IDM模式。許多日本企業希望把設計與制造保持在一家企業之中。它們也嚴重依賴自有產品,而這些產品不容易在代工廠商復制。另外,一般來說,保守的日本企業總想把自己珍視的生產業務留在企業內部。在某種程度上,他們不相信代工企業。

          但是,不管喜歡與否,日本的IC產業正在向“輕晶圓廠”的模式發展。當然,少數日本的芯片生產商可能繼續死守其不太靈光的IDM模式,把命運交給歷史來判決。



        關鍵詞: 富士通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谷县| 大理市| 准格尔旗| 水富县| 西充县| 临颍县| 高清| 沂南县| 若羌县| 眉山市| 灵山县| 银川市| 萝北县| 闽清县| 焦作市| 高安市| 新余市| 南和县| 张家口市| 环江| 中江县| 西华县| 凉城县| 景宁| 松滋市| 承德县| 墨竹工卡县| 吕梁市| 理塘县| 山阴县| 合川市| 公主岭市| 玉溪市| 介休市| 石狮市| 黄平县| 新和县| 宁化县| 弋阳县| 岑溪市| 罗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