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通過一批行業標準和報告
11月19日國際報道 德國軟件業巨頭SAP AG將最難做的工作放到了大連來完成。
在一個樹木繁茂的商業區中陽光明亮,寬敞的辦公室內,200名技術人員維護著管理瑞士銀行交易系統以及密歇根的汽車制造軟件。
SAP全球支持部門副總裁Andreas Reuther說:“夜間維護瑞士銀行是最困難的工作,我們將其放在中國完成。”
與SAP一道,惠普,IBM,英國電信PLC,日本橫河電機公司等230多家外國公司已在過去10年齊聚大連。現在,大連發展的臨界點來到了。今年,耗資25億美元及65億美元的英特爾工廠和核電廠破土動工。在濱海區域,起重機往來穿梭,辦公大樓和公寓樓拔地而起。
大連正在經歷變革。大連技術局的主任Jin Guowei說:“我們的目標是將大連建設成為全球軟件和服務外包的新領軍城市。我們希望成為象美國的硅谷,愛爾蘭的都柏林以及印度的班加羅爾一樣的城市。”
外國企業表示,是通曉數門語言的勞動力,當地低廉的通訊等基礎設施成本,以及在人員招聘,稅務,園區租用等方面的優惠吸引他們來大連落戶。在大連,雇傭新畢業的大學生一個月的成本大約是250美元,這和印度相當,但低于北京或上海的成本。
去年,大連從軟件編寫與測試,計算機系統維護等獲得的收入為19億美元,這仍然落后于班加羅爾,后者2006年從這些業務獲得的收入達113億美元。
但中國軟件協會數字顯示,大連這方面的收入2006年增長了50%,而班加羅爾的增幅為32%。去年,中國整個軟件外包業的收入與班加羅爾的軟件業收入差不多。
投資者們表示,班加羅爾沒有花錢出來投資基礎設置,這正在扼殺自己,而大連在道路,電力供應以及電信設施上投入巨資。
IDC一名分析師Conrad Chang說:“大連正在成為主要軟件業外包城市的一個很好替代城市。”
私人投資也在興起,目前,大連有1700家生產軟件或為當地外國企業提供支持。來自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的投資者們決定在大連再興建兩個技術園區。大連不僅在承接軟件外包,而且也將目標瞄向了高科技制造,英特爾工廠就是一個證明,它正在加速大連的蓬勃發展。
Reuther說,2003年,當SAP決定開設亞洲支持中心,他們將目光放在了日本,東南亞以及上海。
他說:“在大連,我們發現IT背景的人才都是熟練工,你可以找到能夠講熟練英語,日語甚至韓語的人才。”
惠普于2004年在大連開辦了公司,目前擁有2500名員工,他們為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地區服務。
外企表示,大連最大的弱勢就是能夠勝任新工作的人才短缺問題。到2010年,大連政府計劃將這里40所高校技術性畢業生的人數提高到8萬。大連還去了東京,德國以及美國招聘具有海外工作背景的人才。
英特爾工廠總經理Kirby Jefferson說:“大連畢業生的素質和美國,愛爾蘭的畢業生差不多,甚至還要好一點點。”
hiSoft軟件公司CEO Tiak Koon說,隨著中國開辦外語課程以及和國外客戶打交道的機會增多,印度在英語技能方面的優勢正在縮減,這個公司在大連等中國城市雇傭了3000名員工。
Loh說:“我預計,未來3到5年,印度在語言方面的優勢將消失。”
Chang說,雖然起步較晚,但大連外包業的收入將在10年內趕上班加羅爾。
他說:“大連很有潛力,已經建造了必要的基礎設施,而班加羅爾在吃老本,他們沒有投資基礎設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