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元件向關鍵材料與技術進軍
——
20年發展破千億,向效益型企業轉變
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信息中心提供的數字顯示,電子元件百強企業總體銷售收入在2006年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081.9億元。與1987第一屆電子百強企業評選時的24.1億元相比,這個數字增長了近45倍。20年間,中國電子元件百強企業平均發展速度高達22.16%。此外,電子元件百強企業第一名的銷售額也從第一屆的5,883萬元發展到今天的65.77億元,增長了112倍。據悉,一直到第四屆評選才有一家企業銷售收入超過1億元,而本屆元件百強企業中,1億元只是元件百強的入圍門檻——3家企業的銷售收入已經超過了50億元,15家企業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超過10億元的企業更是達到了34家。
“中國目前電子元件企業超過3,700多家,2006年總體銷售規模達到6,000多億,在全球電子制造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理事長溫學禮表示,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已在電子變壓器、電容、電阻、磁性材料、壓電晶體、微特電機、PCB、光電線纜等產品穩居世界產量第一,某些元件甚至占到了全球產量的60%以上。信息產業部經濟體制改革與運行經濟司副司長王秉科也稱,電子元件產業已占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總體規模的20%,并占據了全球電子元件市場的30%。“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電子元件大國。”他說。
由于從2005年(第18屆)元件百強排名開始,主辦方不再將企業銷售收入作為百強排名的唯一指標,這使得許多盡管銷售收入高、規模大,但利潤低下的企業退出了百強企業的角逐。同時,一大批銷售收入較低但利潤高效益好的企業卻迅速加入了百強企業的隊列。比如利潤率排名第一(利潤率99.2%)的深圳寶安區沙井新岱電子廠銷售收入就只有3.5億元,銷售收入僅排名第78位。
“從大到強”已經成為中國電子元件百強企業的整體發展趨勢。資料顯示,本屆百強企業完成利潤總額達到84.55億元,同比增長27.83%,利潤率7.8%。利潤增長的企業為80家,其中11家增長率超過100%,44家超過30%。不過同時也應該注意到,其余20家利潤總額出現了負增長,這占到整個百強企業的20%。溫學禮指出,如何提高贏利能力、防止利潤下滑,是擺在電子元件行業面前的主要任務。
>電子變壓器相關文章:電子變壓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