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調控環境 競爭成就繁榮
——
回首20年前的1987年,我國引進第一套移動通信設備時,用戶數僅為700多戶。20年來,我國移動通信業迅速崛起,在用戶規模、業務收入、通信能力、技術層次、服務水平方面都發生了質的飛躍。信息產業部的統計顯示,2001年3月,我國手機用戶超過1億,并于同年成為全球手機用戶最多的國家;2002年11月、2004年5月和2006年1月,手機用戶數相繼突破了2億、3億和4億;截至2007年6月,這一數字更是突破了5億。在今年前5個月的通信業務收入中,移動通信網業務收入達到1439.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0%,占電信業務收入的比重達到了49.9%。移動通信在顛覆傳統生活方式,激發更多有效需求的同時,依然保持著持續高速的增長。
串起昨天的故事,不難發現,是幾個關鍵性的因素成就了我國移動通信產業的變革與發展。
移動通信20年的蓬勃發展,得益于深化體制改革,破除壟斷,全面引入競爭。在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和有關部委的配合下,電信業陸續實現了政企分開、郵電分營、電信重組。1994年7月19日,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掛牌成立,更是成為中國電信業發展史上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電信業就此打破了獨家壟斷經營的局面,初步引入了市場競爭機制,拉開了深化體制改革的帷幕。伴隨中國聯通公司的不斷成長,人們在享受電信服務時又多了一種選擇,不僅在整體上壯大了國家的通信實力,也有力地促進了電信服務價格不斷下調,服務質量整體改善,改革的成果逐步體現。
移動通信20年的蓬勃發展,得益于國家總體部署,正確把握了技術與市場的關系,保持冷靜,務實、科學地發展的態度。當年,在一些國家以“天價”拍賣3G經營牌照、國內輿論紛紛要求效仿的情況下,信息產業部明確提出“積極跟進、先行試驗、培育市場、發展市場”的十六字方針,慎重決策,這種務實穩健的方針防止了泡沫的產生,更避免了類似一些國家出現的3G泡沫破滅引發的行業蕭條。2000年5月,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TD-SCDMA被國際電聯3GPP正式采納,創造了中國百年電信史上的創舉。此后,從元器件到芯片設計,從手機制造到操作系統設計,從網絡運營到內容提供,TD-SCDMA已經擁有了3G產業鏈所可能涉及到的所有環節,顯示出移動通信對其他行業強烈的帶動輻射作用和影響力。
移動通信20年的蓬勃發展,得益于政府加強調控與監管,創造公平、公正、有序、有效的市場競爭環境。在有關部門的組織推動下,電信服務領域相繼圍繞信息服務資費、電信服務質量、不良信息內容、群發短信誘騙消費以及虛假宣傳、霸王條款等用戶關注的熱點問題開展了多項整治活動,從不同角度對電信與信息服務企業的經營行為進行了整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分別在全國范圍內向用戶做出“八項承諾”,營造放心消費環境,用戶申訴呈現持續穩步下降趨勢。在資費方面,初步建立政府宏觀調控下主要由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加大了宏觀調控的力度,積極推進高資費地區移動電話水平整體下降,移動電話用戶得到實惠。
移動通信20年的蓬勃發展,得益于加速行業創新與轉型的步伐,深入推進經濟社會信息化。兩大移動通信運營商細分市場,短信、音樂下載、手機錢包、移動搜索和定位乃至即將興起的手機電視等多樣化業務滿足了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在社會信息化需求的引導下,設備制造商、終端產品制造商、運營商、內容服務商、渠道商合作共贏的模式初步形成,移動通信產業鏈日趨完善。移動通信助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農信通”、“農業新時空”等信息化服務幫助農民走出貧困,縮小了數字鴻溝。移動通信技術及業務在教育、商務、警務、交通、煤炭等行業的廣泛應用,改變了人們傳統的思維觀念和生活工作方式,為創建和諧的信息社會做出了積極貢獻。
20年的跨越式發展,我國移動通信業可謂碩果累累。今后,用戶多樣化的通信、信息與娛樂需求將創造出巨大的市場空間,3G又將帶著新的使命,去開啟一個嶄新的移動通信時代。
雖然已經近在咫尺,但中國3G下一步的發展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面對話音業務漸漸飽和、ARPU值不斷下降、寬帶無線通信競爭性技術出現的態勢,3G的發展迫切需要在技術和應用上取得創新和突破。對TD-SCDMA而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國家戰略目標,需要借鑒國際上相對成熟的業務運營經驗和內容模式,更需要持續創新。此外,在市場結構上,由于技術變遷、消費者需求變化以及市場競爭等因素,當前的移動通信業務收入出現了嚴重的失衡,需要以創新的思路進行產業重組,提升產業競爭力,調整市場結構,取得新的突破。
可以肯定的是,以20年為新的起點,伴隨電信相關法律體系的不斷完善,新技術、新業務的不斷涌現,增值業務收入比重的不斷提高,產業轉型的不斷推進,我國移動通信業仍將延續既往優勢,繼續平穩、健康地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