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上海華虹12英寸芯片擱淺 CEO王寧國低調離職

        上海華虹12英寸芯片擱淺 CEO王寧國低調離職

        ——
        作者: 時間:2007-06-25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收藏
            王寧國走了,在加入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虹集團)一年零十個月后。

          他是6月15日正式離開華虹的。一位與王寧國熟識的業內資深人士說, 他走得很無奈,我覺得很惋惜。

          美籍華人王寧國,原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供應商美國應用材料公司執行副總裁,硅谷職務最高的華人主管。2005年9月,王寧國辭去高薪職位回到國內,加盟國資背景的集成電路產業公司——華虹集團。

          由于華虹集團在國內半導體工業發展歷史的特殊地位,也因王寧國在國際半導體業界的聲望,王寧國與華虹的碰撞轟動一時。根據華虹集團內部的說法,王寧國的加盟背負了雙重使命:一是幫助華虹建設一條擁有國際競爭力的12英寸芯片生產線,二是帶領華虹轉型成為一家擁有設計、生產等綜合實力的國際化半導體公司。

          然而,一年零十個月過去了,原本生產線初步落成舉杯相慶的日子12英寸芯片項目至今懸而未決,而王寧國的離職卻留給業界諸多思考。

          名人造芯

          當初華虹集團對王寧國寄予了很高期望。上述業內資深人士說。

          2005年9月,華虹集團宣布了王寧國的加盟消息。根據安排,王寧國成為華虹集團的首席執行官,這也是國字號的華虹首次聘用海外職業經理人擔任此職務。此外,王寧國還同時擔任上海華虹國際公司(以下簡稱華虹國際)董事會副主席、首席執行官和總裁,以及華虹半導體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

          業界認為,華虹對王寧國的職務安排,內涵豐富。華虹國際是華虹集團旗下投資管理性質的子公司。根據集團安排,華虹國際除了成為華虹集團旗下合資公司——華虹NEC海外上市的融資平臺,還將成為12英寸生產線的投資主體。由此可看出,王寧國上任后負責的實際業務,都是華虹集團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

          華虹集團曾是我國半導體工業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為突破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保障國家安全,作為九五期間微電子產業發展909工程項目的主體,華虹集團8英寸生產線及配套項目,為我國半導體產業規模的發展做出了不少貢獻。不過,隨著國內半導體產業規模的迅速擴大,華虹這一使命在2005年順利終結,下一步如何發展成為集團管理層考慮的重要命題。

          國家希望華虹能夠繼續發揮領頭作用,成為自主創新的模范,上海集成電路行業協會一位人士說,引進全球最先進的12英寸芯片項目此時進入了華虹高層的眼簾。

          在芯片業,向來素有名人造芯的說法,即一個知名企業的誕生背后必有一位重量級人物,如臺積電張忠謀,中芯國際張汝京。在得到有關部門支持華虹發展12英寸芯片的允諾后,華虹集團向王寧國發出了邀請。

          資料顯示,王寧國80年代進入美國應用材料公司,曾經主導好幾項技術開發,為半導體制程設備技術帶來許多成功的突破。后來轉入地區和全球市場開發領域,成果輝煌,一路躍升至公司最高決策層。

          為12英寸而去

          然而,王寧國究竟為何離職?

          流傳在華虹集團內部的說法是,董事會及管理層內部,對華虹集團未來的走向有不同看法。部分人認為,自2005年開始,集團旗下負責芯片生產的合資公司華虹NEC8英寸項目開始盈利,且發展勢頭非常良好。從企業自身生存需要及國內現實情況看來,華虹集團未來應該學習中國臺灣企業的發展路徑,發展FOUNDRY模式。而王寧國及其支持者則認為,華虹集團應該學習西方芯片大廠,走IDM模式。

          FOUNDRY模式,指將晶圓制造環節委托給專業公司代加工,如臺積電。IDM模式,指從設計、生產到銷售一條龍服務,如英特爾。這是兩種芯片公司發展模式,各有優劣。

          最終還是以華虹NEC堅持的代工路線取得了勝利。華虹集團內部一位人士說,今年初,華虹NEC接手了上海貝嶺的一條8英寸生產線,集團重回代工線路。

          不過,了解內情的行業人士稱,模式之爭不是問題核心,12英寸項目的擱淺才是王寧國離開的原因。

          知情人士稱,12英寸項目擱淺,主要是因為資金不到位。中央最高決策層2005年7月曾經批示,同意繼續給華虹12英寸項目提供資金支持,由有關部門負責落實。其間,王寧國同時利用其海外資源引進資金,不少國外風險投資顯示出濃厚興趣。

          然而,在政府的承諾遲遲不能兌現后,風投開始猶豫。半導體代工項目風險很大,沒有看到政府的積極支持,國外風投怎敢進來?該知情人士說,在資金遲遲不能到位的情況下,項目始終無法如期推進,華虹集團內部的爭議越來越大。

          2007年2月,集團決定放棄12英寸計劃,承擔這一項目主體的華虹國際受到影響。看到自己從海外帶回的管理團隊相繼出走,一部分員工也在集團安排下轉到集團其他下屬單位,王寧國萌生去意。

          不過,事情卻在此刻出現了轉機。5月,在上海舉行的一個半導體行業年度會議上,中國電子商會副會長王寧對外界說,國家發改委已經通過了華虹12英寸項目投資計劃,已經確定肯定要投,現在只是在商量具體由誰來投的問題。

          目前仍然沒有確定細節,上述知情人士說,以后該怎么做,誰也不知道。在此情況下,雖然集團再三挽留,王寧國最后還是做出了離開的決定。

          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半導體?

          莫大康指出,王寧國的離職,需要業內人士從根本上來思考,中國為什么要發展半導體工業,以及究竟要發展一個什么樣的半導體工業。

          發展半導體產業風險很大,不是所有國家都有自己的半導體工業,比如英國、法國、意大利(新浪科技注:原文如此。事實上,法國和意大利有半導體產業,兩國合營的意法半導體是歐洲最大的半導體公司,也是中國市場第三大半導體供應商)。莫大康說,目前半導體工業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韓國以及中國臺灣。毫無疑問,我們國家發展這一高新技術行業,是因為西方國家至今控制高技術出口,出于國家安全考慮,將此作為一個重點扶持的戰略性產業。

          莫認為,既然是戰略性產業,就不能完全以市場化眼光看待,國家必須給予重點扶持。尤其在技術、資金、人才都先天不足的情況下,莫說,一定要采用非常規的方法,如韓國在發展存儲器業中,采用了舉國傾注、重點突破的方法。

          莫大康說,如果企業僅為了生存,國內如杭州士蘭等6英寸生產線也能生存得很好,何必當初請王寧國呢?

          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工業,像半導體產業一樣充滿創新和變革。莫大康呼吁說,是否確立半導體戰略產業地位,如果對此沒有異議,政府就應該拿出相應的措施,積極扶持產業發展,否則將貽誤良機。 


        關鍵詞: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坪县| 安图县| 福州市| 成安县| 杂多县| 苏尼特右旗| 宝山区| 广州市| 乐亭县| 涡阳县| 寿光市| 太和县| 铜陵市| 资溪县| 和林格尔县| 莱阳市| 秦皇岛市| 凤城市| 察隅县| 九寨沟县| 鄄城县| 巴马| 小金县| 绥滨县| 久治县| 苍梧县| 吕梁市| 花莲市| 额济纳旗| 那坡县| 东台市| 玉林市| 林芝县| 佛坪县| 兰州市| 巍山| 邹城市| 徐闻县| 金华市| 凭祥市| 屯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