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AN產業版圖重整
WLAN產業版圖重整
——6月1日之后的WLAN產業景觀掃描
作者:一丁
2001年的古城西安,一組研究人員靜悄悄地啟動了一個項目,為的是強化互聯網無線系統的安全性,免遭黑客的侵襲。本來他們的舉動并不怎么為外界所知,但后來他們的工作在國內受到了出人意料的關注,甚至在國際上引起了一場紛紛擾擾的爭端。原因是由西電捷通擁有大部分知識產權的WAPI加密技術在2003年11月由國家質監總局和國家標準委聯合頒布為強制性國家標準后,引起包括英特爾、Broadcom等國際大廠在內的齊聲反對,此后在中國行業監管機構多次強硬表態之后,今年4月23日,在WAPI國標強制實施的前夜又一夕翻盤——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在中美貿易談判中宣布無限期推遲原定6月1日強制執行的“大限”。一位業界人士指出,表面上WAPI之爭已經塵埃落定,事實上,WAPI余波未了,而且將影響到未來的產業走勢。
WAPI余波沖擊 WLAN市場衰退
中國WAPI標準雖然無限期延期實施,但已對國內無線局域網(WLAN)市場造成沖擊。根據賽迪顧問(CCID)最新調查,2004年第一季WLAN設備市場整體規模為人民幣1.12億元,較2003年第四季衰退近3成,據分析主要原因是國內電信營運商、部分企業客戶及消費者等持觀望態度,導致采購意愿不高。賽迪相關人士表示,2003年底頒布的中國WAPI強制國家標準,雖已確定無限期延長,但在其頒布后,對于國內電信營運商及部分企業客戶的設備采購,仍造成一定影響,部分消費者也改持觀望態勢,造成2004年第一季整體市場規模大幅滑落。
賽迪最新報告顯示,2004年第一季國內WLAN設備市場,整體規模從上季的人民幣1.57億元,大幅滑落到1.12億元,降幅達28.7%,但仍較2003年同期增長36.6%,其中企業及SOHO/家庭客戶市場成長最多,而公眾熱點(Hot spot)成長將趨緩。由于企業及家庭/SOHO市場增溫,使得零售品牌企業的勢力有擴大跡象。根據賽迪統計,擁有Linksys的思科(Cisco)、友訊及Netgear,分別名列前3名,市占率各為23%、17%及16%。
至于國內品牌企業,主要著力在電信與企業市場,其中主攻電信領域的華為排名第四,拿下14%市場,接著是TP-Link及清華同方,市占率各為8%及6%。
WAPI有望最終融入國際標準嗎?
除了市場需求受到沖擊之外,WAPI國標無疾而終的結局影響最大的當屬西電捷通,同時還有六合萬通微電子公司、中電華大電子設計公司、聯想、方正、清華同方等國內WAPI企業。記者了解到,由于出現WAPI無限期推遲這種意外結局,聯想、方正、AMD等通過了WAPI認證的國內外廠商紛紛重新修改產品標準的軟件。不過,電信研究院對外交流部某人士稱,由于市場顧慮始終沒有消除,大多數WAPI產品生產企業都沒有大規模量產,所幸造成的損失目前來看并不慘重。
WAPI強制標準被無限期推遲之后,WAPI的未來走向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現在看來,那些已經研發出來的WAPI芯片和軟件是不是打了水漂的情況并不明朗。“現在就下這種結論,似乎仍然為時過早。”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產品認證中心一位人士這樣認為,WAPI作為一種無線局域網的加密標準,在技術上仍有進一步發展的余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在中美雙方貿易談判中,表面上中國同意讓步,將WAPI無限期延后實施,不過,美方承諾IEEE修改WAPI標準,使其趨于完善。因此,業界普遍認為,WAPI有機會納入IEEE相關標準中,反倒使WAPI躍上國際舞臺。
該人士進一步指出,中美正式上談判桌前,協商似乎陷入僵局,誰也不愿讓步。最后,雙方在標準接軌的共識下,都找到下臺階,決定在國際標準的層次上,解決此一爭端,對美方而言,力守堅持國際標準的立場,而中國也讓國家標準有機會與國際標準接軌。事實上,早就有WLAN業界人士斷言,突破WAPI僵局的最佳方案,就是把WAPI納入IEEE的標準中,使WAPI與WPA(或未來的802.11i)能夠彼此相容。
據了解,在中美貿易談判前夕,IEEE標準協會總裁Jim Carlo曾表示中國大陸有5,000位IEEE會員,希望能聽到他們的聲音。最近IEEE也與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SAC)走得很近,除商討WAPI事宜外,也將IEEE 802.16工作組會議移往深圳舉行。美方業界人士則表示,中國同意在國際標準的范圍內解決爭端,是一個重要的承諾,美國產業將會提供一臂之力。
記者得到的最新消息稱,國際Wi-Fi聯盟主席Dennis Eaton將在近期訪華,就WAPI標準修改問題與國內各方面進行溝通,WAPI的前途命運仍將是業界關注的焦點。
然而,此次事件還帶給我們更多的深思,例如有關一項產業標準的制定程序應該問題。一項標準的提出、審定、頒布、管理、更改、廢止應該遵守哪些程序,企業、政府和協會等組織在標準制定中的權利、義務、責任和扮演的角色,都需要我們認真研究對待。誰有權利提出標準,誰有權利審定標準,還有誰有權利頒布標準,誰有權利來使用標準,誰來保護標準,以及是否還可以設另外一套標準等等。
中國WLAN產業供應鏈自主 路途仍遠
目前WLAN芯片及相關企業已接近50家,其中我國臺灣地區占了30家左右。世界上WLAN芯片的主要供應商仍然以美國廠商為主,包括INTERSIL(已被收購)、BROADCOM、杰爾系統、ATHEROS等。
站在產業分工的角度觀察,我國臺灣地區則是全球WLAN設備生產重鎮, 據WI-FI聯盟指出,臺灣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無線局域網產品供應商,WI-FI聯盟目前有175個成員公司,其中34個來自臺灣。臺灣預計將在今年生產1200萬張無線網卡,將占世界總數1500萬的80%。另根據臺灣資策會(MIC)統計,2003年全球WLAN(包括AP和網卡)出貨量,約為3,928萬套,其中臺廠出貨占3,200萬套,全球占有率達83%,其中前6大廠商包括建漢、正文、陽慶、環隆電氣、國基與智捷等業者。而中國國內市場上的主要WLAN設備供應商包括華為 、思科、 中興、 同方 、ABOVECABLE、TOPGOBLE、思波科技等基本上都與臺灣廠商建立了代工關系。如中興通訊與陽慶,而思科與國基、建漢、正文、TOPGLOBE與環電等已建立了穩定的供貨關系。因此,沿著芯片—制造—品牌與行銷—用戶的產業鏈條觀察,美、臺和我國內地廠商形成的合作與代工關系已初現雛形。從嚴格意義說,我國內地并沒有真正的WLAN生產、制造企業,而是以品牌和行銷為主的通路商。
在WLAN芯片研發一端,當前國內有西電捷通、六合萬通、華大電子及長信嘉等企業投入,其中長信嘉由德州儀器(TI)、長城科技、普天及東方通信等大廠合資,TI持股達35%,因此在WAPI爭議初期,德儀曾對外表示,將發展支持WAPI的解決方案。至于六合萬通及華大,則分別投入媒體訪問控制器(MAC)/基頻(Baseband)與射頻(RF)芯片的研發,六合萬通在2003年曾推出802.11b的萬通1號芯片,2號芯片則在最后測試,近日更宣布將在2004年下半,推出完全符合WAPI的萬通3號芯片。不過,業界普遍認為,中國內地的IC設計實力仍落后臺灣一截,自主的WLAN產業仍在在起步階段。
本來WAPI國標的強制實施將帶動西電捷通、六合萬通等WLAN芯片研發企業的成長,使中國有機會建成完整的無線局域網(WLAN)供應鏈,這也是中國靠自主標準立足世界舞臺的前提。但WAPI的無限期推遲顯然使其相關企業的前景蒙上陰影。樂觀估計,WAPI即使最終融入IEEE(美國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主導的國際標準,也將是一個漫長的等待過程。5月17日到20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SAC)和IEEE在深圳舉行IEEE 802.16寬帶無線協議工作組會議,但并未傳出關于標準修改的任何實質性進展。美國信息產業機構駐華首席代表Ann Stevenson表示,一般而言,這種技術標準協調工作會需要好幾年時間,短期內恐難見成效。
市場優先 WLAN鏗鏘前行
業界人士指出,WAPI之爭告一段落,市場被抑制的需求會很快被釋放出來,同時,在市場優先的考量下,國內外WLAN供應商將加大投入,搶奪快速成長的中國市場。另外,從另一個角度看,新標準引起的騷動也顯示出中國在全球生產鏈中是如何的不可或缺,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制造生產基地,也是對各類電子產品需求中全球最大的市場。
有關資料顯示,四大電信運營商目前在國內布建的熱點總數約在1200個左右,其中中國移動800個,網通約200個,電信和聯通在200個左右。據多家WLAN供應商指出,目前國內市場需求仍集中在電信運營商的采購。
椐相關資料統計,2002年中國WLAN設備市場一起步,整體規模就達1.41億元,到2003年底,中國WLAN設備市場的整體規模增長到3.08億元;2004年,業內人士預計,今年該市場總銷售額將達人民幣6億元(合7,250萬美元),2005年將增至5億美元。
分析師指出,根據對我國WLAN產業未來前景的分析和預測,今后的1-2年內我國WLAN市場將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價格迅速走低 企業和家用市場起飛
目前,802.11b芯片的價格,在臺灣芯片的犀利報價下,已跌破5美元大關,預料不少外商將逐步棄守,轉戰尚未激烈競爭的802.11g及802.11a/b/g;不過,臺灣IC設計公司跟上的速度頗快,預期2004年底,就要正式挑戰國際大廠,價格競爭的戲碼將再度上演。而在中國內地市場上去年主流AP品牌的價格在2000-3000元,目前已降至700-800元,預估年內將繼續下滑到500元以內。
無論在美國、歐州還是日本、韓國及我國臺灣地區,WLAN的最大市場都不是公共熱點,而是中小企業以及SOHO和家庭用戶。由于價格走低和及企業和家庭用戶對WLAN認可度的提升,預計在未來的1-2年內我國內地企業和家用市場的成長速度將會大大超過公眾服務.。
產品替代趨勢明顯 2004多模產品躍據主流
隨著無線局域網(WLAN)產品的快速成長,同樣使用2.4GHz頻段、但可提供54Mbps傳輸速率的802.11g產品,在全球市場的銷售銳不可擋,Atheros總裁兼總運行長Craig Barratt表示,預計802.11g產品未來將可替換802.11b在市場的地位,而802.11a/b/g三模產品,更將于2004年登上WLAN產品主流。
以WLAN產品當前的發展趨勢及價格走勢來看,802.11g與802.11a/b/g在市場上的售價已逐步開始松動,與仍位于市場主流的802.11b價格差距開始縮小。Barratt表示,預計未來802.11g產品將壓縮802.11b的市場空間,并進一步躍居主流。而為滿足多媒體傳輸的需求,未來802.11a/b/g三模產品又將替換802.11g,世代交替點將在2004年。
在一般市場,802.11a/g亦或802.11a/b雙模產品肯定是未來發展的主流,然而使用5GHz頻段的純802.11a仍有存在空間,尤其在家庭娛樂產品方面, SONY近期推出兩款采用802.11a的家庭娛樂產品,包括內建在一款17吋液晶電視(LCD TV),使其可以與視訊轉換器(Set Top Box)互連,顯示市場需求仍在。
應用領域向消費類電子拓展
WLAN應用領域日趨多元化,將逐漸走出PC領域,深入消費性電子產品,在國際芯片大廠在成功推出802.11g、802.11a/b/g等新標準的芯片組后,隨著標準規格發展告一段落,近來開始將戰線轉向PC以外的市場,并鎖定手機、PDA、智慧型手機等手持裝置,以及數碼相機、MP3播放機、DVD播放機等消費性電子產品,在產品及市場發展策略出現明顯移轉現象。WLAN在消費性電子產品發展相當迅速,以SONY為例,2002年底推出的全球首款外接式影音信關器,可藉由WLAN傳輸影音資料,2003年6月又推出集成WLAN的無線可攜式電視,9月又推出智慧型監視器,可無線控制各種影音家電。為響應此趨勢,Atheros近日便推出新一代WLAN芯片,將耗電量降低達6成,并一舉打破802.11a、802.11g較802.11b耗電的迷思。
另外,值得關注的一點是WLAN的應用能否進入2008年將在中國舉辦的奧運會,這對所有業者而言都是一個無法估量的商機。不過,這取決于WLAN的安全問題屆時能否得到妥善的解決。正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WLAN無緣今年的雅典奧運盛舉。(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