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自研芯片不止為撕華為
小米 平板電腦3多重障礙:研發芯片并非易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4596.htm多重障礙:研發芯片并非易事
當初蘋果從第四代iPhone才開始使用自主研發的芯片絕非一朝一夕的做法,就如同iPhone醞釀了五年才問世一樣,蘋果A系列處理器也是經過了長時間的摸索。小米即將發布第五代旗下旗艦手機的同時,推出自主芯片的消息也更加甚囂塵上。但是與蘋果出生即巔峰的理念不同,小米則意欲主打低端市場。
資金投入 倔研發費用怕小米吃不消
在國產品牌處理器之中最有話語權的恐怕就只有華為了,每年華為在海思系列處理器的投入上可謂是極其巨大,而對于視錢財如糞(寶)土(藏)的小米來說這一筆資金肯定會花的十分小心。初期在資金上的巨大投入可能會消耗掉小米不少的利潤,但是這件事到了不得不做的時候也沒有任何退路可言。

華為海思處理器每年投入巨額研發費用
專利授權 與高通達成授權協議
眾所周知,所謂世界領先的高通公司在人類無線電通信技術上的發展有著巨大的貢獻,無論是我們今天用的3G還是4G高通都掌握了多項核心技術,也正是因為如此許多想要自主研發移動芯片的廠商都要向高通購買基帶等專利使用權,小米為此向高通購買了相關的使用許可。根據協議高通將授予小米一些需要交納版權費用的專利許可,從而便于小米研發、生產和銷售 3G (WCDMA與CDMA2000)和4G等設備(包括LTE-TDD、TD-SCDMA和GSM等在內)。當然ARM的授權也是不能少的。

高通每年有近一半利潤來自專利授權費
市場考驗 初期效果將決定成敗
同樣的例子再拿出來說,還是華為海思。海思處理器能發展到幾乎可以與高通相抗衡是有一些技術積累的原因在里面,海思可以將自家掌握的基帶技術做到芯片之中絕對與華為本身靠技術發家是有著直接關系的。初期華為的手機始終堅持用海思處理器,但是功耗發熱的問題卻一直沒有在市場上得到反響,然而同樣的問題也很有可能會出現在小米身上。

海思處理器初期日子并不好過
目前相關專利包括ARM和高通等授權都已經獲得,這方面的問題基本上不存在什么障礙。但是在資金和市場的雙重壓力下,靠營銷策略而不是技術起家的小米恐怕還是會吃一些苦頭。
小米 平板電腦4百花齊放:聯想中興等自主芯片
百花齊放:聯想中興等自主芯片
支持國產或許是每一個愛國人士都會喊出的口號,但是能夠落實到行動上就要看產品本身了。為什么耐克的球鞋買的人多,因為它有著四十余年的技術積累,在運動科技上可以給予用戶更好的體驗。為什么李寧的鞋、安踏的鞋亦或者361°的你不去選擇,因為更多的實踐結果證明了它們與國際品牌存在的差距。小米和三星、蘋果這些品牌在很多方面存在差距這是事實。
安卓老爹 谷歌也要開發處理器
我們都知道Android系統出自谷歌,但是谷歌卻沒有真正意義上推出過自家的手機(都是代工)或者處理器。盡管代工的nexus系列手機堪稱親兒子,但是由于系統的開放性同樣使得親兒子也存在很多Android手機會出現的系統問題。所以利用自主研發處理器+原生系統的做法可以給龐大的安卓陣營樹立良好的榜樣。

谷歌也將研發自主芯片
聯想、中興也將加入
移動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快速,軟硬件的結合也越來越緊密。國內廠商已經紛紛開始從重視軟件優化的角度向提高硬件優勢在轉變,這一點華為顯然走在了前列。而作為同樣財大氣粗的聯想也自然不會落下,有消息稱聯想、中興也都在加緊研發自家的芯片產品,未來我們或許能夠看到更多國產芯片出現在市面上。

聯想和中興的加入將提振國產芯片的迭代速度
華為、小米、聯想、中興,再加上一個谷歌,未來的移動芯片市場將會有這么多可以預見的品牌。在手機外觀技術短暫受制于現有技術的情況下,我們或許可以看到第二個階段手機處理器的飛速發展,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大好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