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2020年實現集成電路與國際差距縮小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十三五”期間,將通過設立國家產業投資基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方式,最終在2020年,實現集成電路產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逐步縮小,全行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速超過20%的目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4213.htm據央廣網12月9日消息,據統計,2013、2014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額分別為2313億美元和2176億美元,與原油相當是我國最大宗的兩類進口商品。同國內很多產業“產能過剩”不同,集成電路供給能力只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十分之一左右。
“從內因動力和外因作用講,2014年我國生產了16.3億部手機、3.5億臺計算機、1.4億臺彩電,但主要以整機制造為主,以芯片和基礎軟件的生態系統缺失是產業發展的最大“不協調”,行業平均利潤率僅為4.9%,低于工業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工信部副部長懷進鵬說,在國內經濟形勢外需不足、內需潛力和空間有限的背景下,大力提升集成電路供給能力將為十三五期間經濟發展提供更多動能,向以集成電路和軟件為核心的價值鏈核心環節發展,既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內部動力、也是市場激烈競爭的外部壓力。
“通過實施芯火創新計劃,讓它能夠支持我們未來的創業創新,”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司長刁石京表示,十三五期間,將通過設立國家產業投資基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方式,著力發展集成電路設計業、加速發展集成電路制造業并突破集成電路關鍵裝備和材料的研發,最終在2020年,實現集成電路產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逐步縮小,全行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速超過20%的目標。
浙商證券分析師表示,工信部正式發布《中國制造2025》,集成電路排名重點產業榜首。近一年來,國家扶持集成電路產業政策加碼,力度不斷。在政策頒布和資金扶持下,集成電路板塊望迎來機遇。A股中同方國芯、歐比特、國民技術等上市公司,涉及集成電路相關業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