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虧20億變成半年利潤20億 京東方就此翻身?
“動輒上百億燒錢投資”,“長期深陷虧損泥潭”,這些描述曾經讓京東方一度拉低了在行業內的存在感,但現在它卻試圖改變全球顯示面板的格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4174.htm
2015年,對京東方來說稱得上是揚眉吐氣的一年。這家公司陸續投建成都第6代AMOLED生產線、福州第8.5代TFT-LCD生產線,12月初更是宣布全球首條第10.5代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TFT-LCD)生產線在合肥動工。這意味著,京東方成為除日本夏普之外,唯一投資10代線以上(包括10代線)的面板企業。
夏普的10代線更多用來切割60英寸的電視面板,京東方10.5代線則主要生產65英寸以上大尺寸超高清液晶顯示屏,設計產能為每月9萬片玻璃基板。該產線僅投資額就高達400億元。
美國康寧公司還為此宣布,在與京東方10.5代線工廠相鄰地方投資建設一座10.5代玻璃基板工廠。如果上述產線能在2018年順利投產,京東方有望超越中國臺灣面板企業,進入全球顯示行業三甲之列。
據筆者了解,目前全球顯示行業的前兩位分別被LG集團旗下的LG Display和三星的Samsung Display所占據,掌握著全球主導權。
特別在液晶顯示技術興起之時,以韓國、日本、中國臺灣為代表的面板企業幾乎壟斷了液晶顯示產業所有的核心技術和絕大部份出貨量。國內彩電廠商也因此長期“受制于人”,一度失去了控制電視成本的話語權。在一臺彩電的整機成本中,液晶屏幕基本占據了70%到80%的比例。
為此,包括京東方、華星光電、中電熊貓等國產面板企業一直在不斷加大各尺寸生產線的投入,希望能夠縮短與日韓和中國臺灣面板廠商的距離,至少在液晶面板的定價上不再被日韓廠商牽著鼻子走。
以京東方2010年的財報為例,其整體營收雖有80億元,但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虧損額高達20億元。這是很多中小型企業奮斗多年都難以達到的營收數字。而造成虧損的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在于對面板的巨額投資。
這其中還包括每年數十億的研發費用,即使在虧損時期這家公司也沒有在研發費用方面進行削減。“要做到不虧也不是不行,但如果縮減研發費用可能就沒有京東方了。”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時有不少人勸他悠著點,但他認為,如果沒有持續研發那些開發人員都會走掉。
截至目前,京東方已經擁有10條面板生產線,其中7條已投產生產線,2條在建,還有一條剛剛動工的10.5代線等待開工。如果將這些生產線的投資額加起來,這家公司已經燒掉了上千億元的投資,想要在短期內收回成本絕非易事。
好在從2011年開始,京東方終于開始顯現出“止血”跡象,繼2011年、2012年實現全年盈利后,2014年京東方實現凈利潤25.6億元,同比增長8.87%。2015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19.5億元,同比增長87.3%。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