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國制造2025 打造汽車電子“中國芯”
在“中國制造2025”成為我國電子產業主旋律的背景下,電子制造業也隨之同步升級。作為同時覆蓋十大重點領域的集成電路產業和新能源汽車產業,“中國制造2025”將給中國汽車半導體產業帶來怎樣的機遇與挑戰?在日前召開的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半導體高峰論壇上,中國首家汽車電子半導體公司——大唐電信旗下大唐恩智浦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唐恩智浦)總經理張鵬崗給出了回答:抓住機遇,加強自主研發,組建汽車半導體跨行業創新應用聯盟,培養和引進專業人才,出臺汽車電子相關標準,打造汽車“中國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3140.htm集成電路是當今信息技術產業高速發展的源動力,也位列“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首位,而新能源汽車作為中國汽車工業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謀求“彎道超車”的戰略機遇,也是踐行“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突破口和著力點。然而長期以來,由于核心技術缺失,導致我國汽車用芯片幾乎全部依賴進口。據海關統計,2014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額已達2,184億美元。2015年上半年,進口1,037億美元,同比增長5%。此外,汽車半導體在整車中成本占比越來越高,汽車半導體的可靠性要求也高于一般消費類芯片,先進工藝的缺失,專業人才的缺失,產業協同不足等都為我國汽車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挑戰。

大唐恩智浦總經理張鵬崗發表題為“助力中國制造2025 打造汽車中國芯”主題演講
面對挑戰,張鵬崗先生在高峰論壇上分享了大唐恩智浦應對挑戰的行動。2014年,大唐電信和世界領先的半導體公司恩智浦合資成立了中國首家汽車半導體公司——大唐恩智浦半導體公司,合資公司專注于研發和銷售采用高性能混合信號技術的高級專用汽車電子芯片,以支持中國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市場對于最新汽車能源技術不斷增長的需求。成立一年多來,大唐恩智浦立足新能源汽車領域,注重自主研發,研發人員占團隊人員80%以上;加強質量管控和流程建立,已通過ISO 9000體系認證,并依據ISO/TS16949標準建立了公司完整的質量管理體系。并在10月底啟動了中國汽車半導體行業首個ISO 26262功能安全開發流程認證項目,助推大唐恩智浦進一步符合嚴苛的國際汽車電子標準,為公司成為國際領先的汽車半導體企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加強產業協同,與高校,行業上、下游廠商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注重人才的引進培養,組建中外精英團隊,目前公司經營已步入快速穩健的發展軌道。
在論壇同期的IC China2015展會上,大唐恩智浦還展示了自主研發的首款門驅動芯片,該產品采用了恩智浦先進的汽車級芯片工藝SOI/ABCD9,具有高可靠性,可廣泛應用于汽車的風扇馬達、水泵油泵、雨刷、電源轉換、車身電子馬達控制等。

最后,談到中國汽車半導體行業的發展,張鵬崗先生建議,由政府主導,吸納整合國內汽車產業鏈各環節優勢企業,成立跨行業的汽車半導體創新應用聯盟,支持聯盟內設計、制造、封裝測試和應用等各個環節的企業開展針對汽車半導體特殊性要求的研發和產業化;設立專門的汽車半導體研究課題,涵括汽車電子設計、封測、可靠性測試/功能安全,依托自主培養和人才引進,建設高質量人才隊伍。通過多方舉措,政府支持,行業合力,共同推動中國汽車半導體行業的崛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