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的美國本土化:一部新大陸開拓史
第四,“誰是客戶一直是中興在海外發展的核心問題之一。我們經常走訪門店進行一對一用戶訪談,策劃用戶體驗以及產品評測等活動,通過數據分析與論證,我們知道了我們的客戶是誰,別人的用戶是誰,這些客戶在哪里,他們需要什么。如今我們在美國的用戶達到了2000萬。”孫鎮平說。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2714.htm從B2B到B2C
2015年7月中興發布了第一款由美國本地近6000名用戶參與研發生產的旗艦智能手機Axon,標志著中興從B2B堅定不移地轉型走上了B2C之路。
在記者的采訪過程中,孫鎮平和埃利奧特都不斷試圖將話題引向Axon,顯然,這是他們無比得意的一款產品。據介紹,共有近6000人參加研發Axon,這也是第一款由美國人自己做主參與開發的中興智能手機。
作為中興的轉型之作,Axon費盡心思將各種最先進的部件組合在了一起,例如采用體積小耗能低的高通驍龍810處理器,配備2800mAh電池,1300萬+800萬像素攝像頭,前置雙麥克風,搭載獨立頂級音頻芯片AK4961,能實現32bitHiFi音效以及高保真錄音等。安全方面,該機可同時實現指紋、聲紋、眼紋全能生物安全識別等。
“B2C轉型是行業大勢所趨。我們對此充滿了信息與期待。我們為此加大了社交媒體的投入,建立用戶實驗室,開辟了與用戶面對面的溝通平臺等,此外還搞了中興走進校園,巡回路演,體育營銷贊助等活動,綜上所述都讓我們在美國市場更有信心。”孫鎮平說。
中興還在硅谷成立了創新風投基金,通過尋找和資助手機健康應用制作公司Azumio等美國創業企業和合作伙伴,把所投公司開發的軟硬件都整合進中興的手機產品中。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
中國企業近年來正在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轉型。中興執行副總裁、終端CEO曾學忠在AXON發布上表示,國產手機要參與全球范圍的競爭必須脫離外觀等低層次競爭,未來手機的終極競爭將是技術實力的比拼。
埃利奧特對記者表示,很多國家都經歷過從低端制造業到高端制造業的轉變。“日本二戰后也做很便宜的東西,但隨著時間的變化,有了索尼、松下等高質量電子產品。韓國的現代和三星過去也是做高性價比的實用產品,現在也獲得了世界的認可。“
中興的終端業務方面,目前是全球專利最多的中國廠商。截止目前,中興擁有終端專利申請約2萬件,終端授權專利4500件,歐美終端專利申請超過2000件。
最近,隨著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戰略,中興認為這也意味著新的機會。中興高級副總裁龐勝清曾經提出,要實現信息和數據的互聯互通,通訊設施的基礎建設勢在必行,首先提升各國的通訊基礎設施,再在跨境處進行互聯,把區域間的通訊無縫接駁起來,再進一步帶動業務應用的發展。
“互聯互通是中興的老本行,一帶一路沿線80%的國家寬帶網我們都參與了建設。”孫鎮平介紹道,中興最早是做運營商業務起步,后來才逐漸進入了企業網和終端機領域。在中國,截至2015年上半年,中興在三大運營商的光網寬帶建設中均獲得超過三分之一的份額。在國外,目前中興在德國已為歐洲第一大網絡提供服務。
此外,中興也希望借此機會將“可負擔的通訊(Affordablecommunications)”的概念帶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世界許多地方,很多人惟一的可上網設備就是手機。所以給這些地區的人做基礎設施建設意義重大。”
關于中國經濟放緩,孫鎮平認為不會對中興的業務產生沖擊。“中國雖然經濟放緩,但依然能維持7%,依然是很大的增速。中國現在在提‘互聯網+’,這離不開互聯網建設。中國每年數據流量增長非常快,建設需求很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