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成為可編程的世界領導者
日前,諾基亞通信舉辦了一場有關創新技術媒體溝通會。在會上,諾基亞通信大中國區CTO張萍闡述了諾基亞通信致力打造的可編程世界的概念,并如何通過技術一步步將其變為現實。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0939.htm張萍表示,諾基亞認為未來世界是一個可編程的世界——數百億人、物、設備、傳感器將實現智能互聯,而諾基亞通信的愿景是“互聯世界,拓展人類無限可能”。為此,諾基亞通信圍繞著這一愿景,進行了眾多創新,如電信云、物聯網、5G網絡架構、超密集網絡、大數據、信息安全等。

諾基亞通信大中國區CTO張萍
發布可編程的5G網絡架構
為了將可編程世界一步步轉變成現實,諾基亞通信發布了“可編程的5G網絡架構”,其搭建多系統融合式網絡架構,為5G多場景應用提供優化服務;根據業務需要,動態調用無線網和核心網資源;實現“網絡即服務”,助力運營商為其他行業提供網絡連接服務。
據張萍介紹,諾基亞通信發布“可編程的 5G網絡架構”,解決傳統網絡靈活性不足的問題。該網絡架構可自動對無線接入與核心網資源進行動態調整,從而滿足不同服務、流量變化(隨著時間和地點而變化)、網絡拓撲及傳輸需求。客戶體驗將顯著提升,此外,實時響應機制及可靠連接,有望改變制造、汽車及醫療等行業效率。運營商將能夠通過“網絡即服務”業務模式向任何行業提供網絡連接服務。
通過構建不同的系統來滿足各種未來需求和應用場景的做法并不可取,真正的機遇在于將5G開發為能融合多個系統的網絡系統,從用戶角度來看,這種系統能夠滿足所有需求并提供無縫服務。諾基亞5G網絡架構集成并匹配網絡中不同的獨立部分,與如今的網絡相比,可實現更高性能和更多功能。幾乎所有的網絡功能都將實現軟件定義,“認知技術”將自動調配網絡,而內容和處理能力則按需就近分布在網絡中。
目前,5G的系統是整個通信市場唯一的一個需要全面地應對非常復雜的應用以及各種多變的需求的系統。對于5G,諾基亞通信認為5G所面臨的需求將會形成一個三角,三個角分別應對泛在網絡、低延時、用戶體驗,張萍稱。
例如在泛在網絡上,5G網絡所連接的將不再僅是手機等傳統終端,其還需要支持物聯網連接這意味著不僅接入網絡的設備將千差萬別,其對網絡的需求也不盡相同,如有的需要高的傳輸速度,有的需要幫助設備節電等;
在低延時,快速響應上,由于未來車聯網需求、自動駕駛等需要低延時網絡傳輸能力,才能為汽車提供快速的反應能力,為人們帶來安全的駕駛體驗;
在用戶體驗上,5G需要給用戶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目前網絡所采用的蜂窩架構,導致了網絡邊緣覆蓋,無論是網絡吞吐量,還是信號均質量較差。這難以給用戶提供良好的體驗。為此,5G需要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尤其是在小區邊緣,都可以有足夠好的體驗。
為此,網絡需要引入全新的網絡架構功能。張萍認為,5G的網絡架構將來一定切片式的、動態體驗管理、按需連接、快速流量分配、按需移動性管理等的網絡。
張萍舉例稱,網絡切片可在同一基礎架構中創建多個獨立的專屬虛擬子網絡,滿足不同服務的需求——時延、可靠性、吞吐量、移動性;動態體驗管理 (DEM)可針對不同應用設計的“客戶體驗 “功能,可在高網絡負載環境中提供優質的客戶體驗,同時節約30%的網絡資源。DEM 已經可以在現網中進行部署;按需連接可根據實際需求,自由選擇連接路徑。實現服務定義型連接,網絡可確保不同應用所需的時延和可靠性等。
作為諾基亞網絡切片概念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感知型軟件定義的網絡,可主動進行自我調整,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業務、不同的切片網絡以及多樣化客戶體驗的需求。
張萍稱,其通過結合針對傳輸的自組織網絡 (SON:Self-Organizing Networks), 與針對控制的多廠商軟件定義網絡(SDN: Software define network)來實現。由于使用了單個應用編程接口 (API),因此網絡控制無需與每個軟件定義網絡的控制器進行通信。
此外,諾基亞通信還正在將可編程API引入虛擬核心網元,以便在運行時調整核心網的行為。鑒于如今網元的重新配置需要耗費數小時甚至數天,這是非常顯著的進步。核心網可適應動態變化的需求,例如立即或按需創建新網絡切片或移動性管理配置。
據了解,諾基亞通信將在2017年實現首個商用5G用戶案例。該用戶案例將為諾基亞塑造移動寬帶的未來以及支持寬帶用戶足不出戶即享受個性化的1Gbps 寬帶體驗奠定重要基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