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基于FPGA的TS over IP的設計與實現

        基于FPGA的TS over IP的設計與實現

        作者:李鋒 魏子奇 時間:2015-09-07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編者按:隨著互聯網的發展, 數字電視信號的網絡傳輸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文設計與實現了一種基于FPGA和MCU(R8051XC2)的TS over IP系統,并對傳統的TS over IP系統進行了改進。此系統通過從標準TS流接口接收TS流,將其以乒乓操作的方式存放在兩個雙口RAM中,再通過一定方法封裝IP包發送至網絡,實現了TS流和網絡IP數據包的相互轉換。通過向系統推送TS流數據并使用抓包軟件對經過系統的數據進行分析統計的方法證明,得出以下結論,此系統在相同情況與有限的硬件條件下,相比傳統的使用FIFO作為

          1) 初始化狀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9225.htm

          a) 配置本機的MAC地址,IP地址以及要發送的目標的IP地

          b) 完成硬件初始化

          c) 置wdata1=1,wdata2=0,wchk1=0,wchk2=0,rdata1=0,rdata2=0

          d) 跳轉到S1_1

          2) S1_1:

          a) 若此時wdata1=1,rdata1=1,則說明數據溢出,跳轉到溢出狀態

          b) 向RAM1中寫入TS流數據

          c) 數據量達到1316個字節后,置wdata1=0,wchk1=1

          d) 同時處理器讀取RAM2中的數據,讀取結束時置rdata2=0

          e) 跳轉到狀態S1_2

          3) S1_2:

          a) 將修改后的包頭信息寫入RAM1中

          b) 寫入完成后置wchk1=0,wdata2=1, rdata1=1

          c) 通知處理器可讀取RAM1中的數據

          d) 跳轉到S2_1

          4) S2_1:

          a) 若此時wdata2=1,rdata2=1,則說明數據溢出,跳轉到溢出狀態

          b) 向RAM2中寫入TS流數據

          c) 數據量達到1316個字節后,置wdata2=0,wchk2=1

          d) 同時處理器讀取RAM1中的數據,讀取結束時置rdata1=0

          e) 跳轉到狀態S2_2

          5) S2_2:

          a) 將修改后的包頭信息寫入RAM2中

          b) 寫入完成后置wchk2=0,rdata2=1,wdata1=1

          c) 通知處理器可讀取RAM2中的數據

          d) 跳轉到S1_1

          6) 溢出狀態:

          a) 在S1_1或S2_1狀態時,當CPU沒有完成數據的讀取,卻要求再次寫入時,則視為數據溢出

          b) 通知CPU數據溢出,并停止系統的運行

          c) 跳轉到結束狀態

        4 結論

          本文闡述了一種基于和MCU芯片的系統的設計方法,說明了系統各個部分的功能和實現,詳細敘述了系統工作流程。同時還相較以往的系統進行了改進,通過使用雙RAM進行乒乓操作存儲并轉換數據,并通過DMA的方式進行RAM與MAC模塊數據交換等方法提高了系統運行效率。本系統在查找表(LUT)資源為6144,MCU頻率為100MHz的條件下,完成了視屏TS數據的傳輸,網絡傳輸速率達到30Mbit/s。

          同時本文還在相同的硬件條件下,對使用FIFO作為緩沖器的系統和本系統在處理不同傳輸率的TS流時的系統性能做了對比,其中對比的主要參數是在不同數據傳輸速率下丟包率的多少,丟包率計算方法如下:

          丟包率 = (發包數 — 收包數)/ 發包數

          對比結果如表1所示。從表1中可以看出,在相同的硬件條件下,改進后的本系統的性能與運行效率有了明顯的提高,達到了實驗目的。

        參考文獻:

          [1]Hwang R H, Wu J J. Scheduling policies for an VOD system over CATV networks[C]//Global Tele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1997. GLOBECOM'97., IEEE. IEEE, 1997, 1: 438-442

          [2]管金稱, 唐繼勇, 楊峰. 基于 IP 核的雙通道 ASI 發送系統的設計[J]. 自動化儀表, 2009, 30(10): 41-43

          [3]平亮. 基于 IP 的 TS 流傳輸關鍵技術研究[D].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學, 2007

          [4]Rick Kelly.跨時鐘域信號同步的IP解決方案[J].中國集成電路,2010,19(10):66-76

          [5]邵翠萍,史森茂,吳龍勝等. SoC中跨時鐘域的信號同步設計[J].現代電子技術, 2012,35(8):157-159,164

          [6]楊巖巖,司倩然,馬賢穎等.FPGA設計中的亞穩態問題及其預防方法研究[J].飛行器測控學報,2014,33(3):208-21

          [7]袁洪琳,張亮,武桐等.芯片中跨時鐘域的數據傳輸的解決方法[J].企業技術開發(學術版),2010,29(8):4-5,16

          [8]林輝,蘇振強.一種基于VHDL的乒乓操作控制法的研究[J].電子測量技術. 2008,31(9):170-173

        tcp/ip相關文章:tcp/ip是什么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东省| 承德市| 苗栗市| 阳山县| 宝丰县| 如东县| 赣州市| 广平县| 榕江县| 棋牌| 宁陵县| 涞水县| 土默特左旗| 伊宁市| 东城区| 香港| 龙山县| 贵溪市| 鹿邑县| 诸暨市| 蚌埠市| 泽州县| 隆林| 克拉玛依市| 嘉黎县| 汶川县| 淳安县| 英吉沙县| 安宁市| 莱阳市| 离岛区| 汕尾市| 晋城| 姜堰市| 蓝田县| 慈溪市| 波密县| 汾西县| 鄂州市| 平昌县| 道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