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OLED/電商/互動四大技術 誰將主宰LED照明?
顛覆商業模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9008.htm電商模式深入,產業生態裂變
“互聯網+”正在向制造產業越來越廣泛地滲透,不可避免,也正在改變企業制造產品和提供服務的方式。對于照明行業來說,“互聯網+”加速促進企業由傳統渠道模式延伸至電商模式。據悉,2014年網購照明產品市場規模約達24億美元,在所有銷售通路的占比為14.4%。隨著LED照明產品在網絡上持續熱賣,規模仍會持續逐年提升,預估最晚到2017年,網購占比將達到30%,超過照明工程、燈具量販店等成為照明產品銷售的最大單一通路。

照明行業正站在前所未有地與互聯網深度結合的路口。智能照明也將與計算機、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深度融合,成為智慧家庭、智慧城市、智能社會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無論是小米2月聯合13家照明企業共同推進智能照明,還是阿里巴巴智能云與上海慶科共同推出“無限亮”智能照明加速計劃,核心是互聯網化加智能化,探索的是“終端數據 、內容、服務”的新型商業模式,打破了照明、通信、手機等傳統產業界限,以用戶體驗為中心,推動互聯網模式下的智能化生活方式形成。
“三年后最好的照明品牌一定是互聯網企業”,廣州天通智能CEO潘紀澤預測到。無獨有偶,也有行業人士分析,在互聯網化加智能化的雙重作用下,照明產業的商業模式將發生巨變,互聯網企業將通過掌握智能照明控制權,掌控前端控制與數據信號,進而引領照明產業,甚至不排斥照明企業淪為互聯網巨頭的OEM照明設備提供商。
互動是大招,免費成顛覆性力量
工業化時代,商業模式的實現邏輯是建立在“企業—用戶”的垂直關系上,而移動互聯網重構了這種關系,使企業與用戶之間呈水平關系、長尾關系,實現零距離互動,并在連接與交互中構成一種全新的商業生態。
“照明產品是千變萬化的,可以形成互動,甚至客戶和消費者都可以參與產品設計,這就是互聯網思維的基本思想。”中國照明學會半導體照明技術與應用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唐國慶表示。在互聯網時代,照明行業與行業之間的邊界逐漸模糊,照明企業與用戶之間的距離也逐漸縮短,基于3D打印以及智能技術發展,未來用戶不只是能夠通過開放的平臺定制燈光應用場景,還能夠成為“生產者”,參與燈光設計。整個產業的商業模式也將由B2B、B2C模式向C2B(用戶主導,C端用戶社群很關鍵)模式轉化。
正如奇虎360董事長兼CEO周鴻祎所說,“商業模式上的創新,就是把貴的東西做成便宜,收費的做成免費的”,隨著智能系統的逐漸建立,燈泡免費或智能軟件免費,或將破壞傳統的商業模式,并建立新的價值體系。
用戶即生產者。現在企業應該重新認識自己的商業模式,你的用戶到底是誰?滿足了他們何種需求?是否給用戶創造超預期的體驗?是否讓用戶深度參與產品的價值創造過程?所有這些核心問題,就是“圍繞用戶去展開整個價值鏈的協同”。
結語
理念的力量
什么決定中國的未來?著名經濟學家張維迎在他近期出版了一本書《理念的力量》里說,思想理念是非常有力量的,只有自由的思想市場,才能夠為我們帶來繁榮。
互聯網導致商業的進化,即未來的商業是基于人,而非產品。顛覆時代,無論是不是智能互聯,照明行業總有被顛覆的危險,顛覆要么出自技術,要么出自對消費者的理解、洞察。要想不被顛覆,一則是分布式戰略,投資已有苗頭的創新單元,吸取柯達、諾基亞、摩托羅拉因只有一個戰略決策單元而導致失敗的教訓;二則是以用戶需求為基本點的產品創新與自我顛覆。而這兩點的前提都基于存顛覆意識與重構理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