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要拯救電動車續航:研發超級電池 或心儀固態鋰電池
新能源汽車是當前車企發展的重點,大眾汽車在該領域原先并不占優,近年才推出真正量產銷售的高爾夫電動車。為了提升在電動車領域的實力,大眾汽車正在開發“超級電池”(Super-battery),可大幅提升電動車續航里程,當下接近在新電池技術上取得突破。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8428.htm

大眾汽車CEO馬丁·文德恩(Martin Winterkorn)日前在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表示:“大眾正在加利福尼亞州硅谷研發一款超級電池,新電池價格更低,體積更小,動力更強勁。一款電動版大眾品牌車型(在搭載超級電池后)純電動續航里程有望達到300公里(186英里)。這將是電動車(性能)質的飛躍。”
作為對比,美國環保署EPA規定e-高爾夫純電動車平均續航里程應達到83英里(約合133公里)。這意味著倘若大眾“超級電池”性能如期,電動車續航里程將達到EPA對高爾夫電動車要求的2.26倍。雖然300公里續航里程仍然不能和特斯拉Model S的265英里相比,但大眾將推出的是更具備價格可承受性的電動車,例如下一代e-Golf。因而在推廣普及電動車方面比Model S意義更大。
在過去的18個月里,大眾汽車集團投放了三款電動車,包括e-Up、e-Golf(高爾夫)純電動車和Golf GTE。但大眾仍然對開發純電動車抱持慎重態度。
由于電池在能量密度上遠不能同內燃機相比,因此續航里程長期以來是電動車最大軟肋之一。許多國家出臺的新規定中,只有電動車單次充電續航里程達到一定水平,方能享受補貼優惠政策。
今年第二季度,大眾曾表示將于2015年7月份之前公布其純電動汽車的電池選擇方案,正在研發下一代鋰離子電池單元技術,能量密度可達到當前電池的5倍之多。
輪廓初顯
那么,大眾將采用何種技術大幅提升電池能量密度?并且顯著改善電動車續航里程?目前焦點主要聚集在現有鋰離子電池升級版解決方案,以及較新穎的固態電池技術兩個方向。
有觀點猜測大眾未來將轉向固態電池(尚未確認是否固態鋰電池)。2014年第三季度,大眾曾經表示看好固態電池前景,并入股研發固態電池的創業公司QuantumScape,股比5%。
大眾所看好的固態鋰電池究竟是什么?在電池的結構中,一般來說,電極為金屬導體,電解質為某種液體。而固態電池顧名思義,使用的則是固體或凝膠態電解質。固態電解質大致分為無機物類及高分子類。其中,無機電解質具有離子電導率高、使用壽命長的特點;高分子電解質具有生產效率高的特點。
與傳統鋰離子電池相比,固態電池擁有多方面的優勢。
首先是能量密度和儲能特性。在理想狀態下,固態鋰的擴散速度(離子傳導率)超過液體電解液,理論上可實現更高的輸出。由于不必封入液體,可以簡化電池外裝,既實現了小型化,又簡化了生產工藝。根據部分企業的宣傳,業已制造出能量密度達每公升1.1千瓦時的電池,這一能量密度要比鋰離子電池的高大約50%。未來固態電池甚至有望比當前電池能量密度提高數倍。
離子色譜儀相關文章:離子色譜儀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