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華為Mate7,國產手機最美麗的意外?

        華為Mate7,國產手機最美麗的意外?

        作者: 時間:2015-08-04 來源:中國電子報 收藏
        編者按:Mate7標志性產品,代表華為精品戰略的成功,在高端手機市場站穩腳跟,也意味著中國手機廠商也可以生產出全球頂尖的手機產品。

          前不久,消費者業務公布了半年業績,不負眾望般的亮眼,其中以為代表的明星機型功不可沒;而在一個月后,隨著下一代產品的問世,則將真正拉開終端“格局之年”、“決勝之年”的序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8214.htm

          的成功被視為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企業成功轉型的案例,對利潤的“計較”堅定了手機在高端尋求突破的方向——我們姑且稱作“華為現象”,而伴隨4G時代到來所催生的智能手機用戶換機需求,以及消費者對于國產品牌的認可和追隨,“華為現象”效應將會繼續醞釀放大。

          “Mate7作為一款標志性產品,代表華為精品戰略的成功,讓華為在高端手機市場站穩腳跟。也意味著中國手機廠商也可以生產出全球頂尖的手機產品,并且能夠戰勝國際品牌。這不僅是華為的成功,也是中國制造,中國品質的成功。”華為消費者業務中國地區部副總裁羅語周這樣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詮釋華為Mate7成功的意義。

        一次意外,引發市場饑渴

          美麗的故事往往始于意外的邂逅。現在看來,去年9月華為Mate7發布時定下100萬臺的銷量簡直是保守得過分,而如今全球500萬臺的銷售成績,已讓Mate7成為華為手機首個高端爆款產品。

          其實,如此保守的銷售目標并非沒有心理依據,手機廠商因為盲目追求規模最后導致庫存積壓而“撐死”的教訓是血淋淋的,何況這又是一款高端旗艦機型。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吃過這樣的虧。無論是在Mate7之前發布的中高端旗艦機型P6,還是同期發布的P7,都曾喊出千萬的銷售目標,而直至今日二者的累計銷量分別為400萬臺和700萬臺,這使得華為對于Mate7一開始并沒有太高奢望。

          據《中國電子報》記者了解,華為內部對Mate7生命周期內的銷量預估也只有200萬臺左右,在售賣的前三個月只進行了50萬臺的貨源儲備,但市場的需求程度讓這一數字在三天內便消化殆盡,遠超預期,全線缺貨的狀態直至去年年底才有所緩解。

          整個市場有多饑渴?《中國電子報》記者曾在一次去地市運營商采訪中有所感受,該市某運營商的老總告訴記者,在銷售最好的時候,拖關系找到掌管產品庫房的經理一個星期也只能拿出5臺。

          計劃保守也導致了外界對于Mate7供應鏈吃緊、產能不足,甚至是學小米做饑餓營銷等一系列質疑,但這變相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白領階層對于這款堪稱“現象級”產品的追捧有加,俞敏洪等大佬也自發為Mate7代言。

          那么問題來了,Mate7為什么這么火?用余承東的話說,“競爭對手的產品低于消費者預期,而我們的產品超過了消費者預期,這給了Mate7機會。”

          現在來看,Mate7的發布處在一個頗為合適的時間節點。彼時引領大屏風潮的蘋果新一代產品iPhone6在大陸上市延期,近乎同期發布的三星note4因為缺乏創新遭遇市場口水,這使得亮點頗多且性價比高的Mate7受到市場青睞。

          來自從渠道的觀察或許更加真實。京東集團通訊采銷事業部總經理胡勝利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自Mate2開始,華為在品牌迭代上的設計思路愈發清晰。“第一眼看到Mate7這款產品時便眼前一亮。大屏、指紋識別、超強續航、金屬機身、雙卡雙待……Mate7的賣點十分突出。”

          在胡勝利看來,對于品質和性能的不斷追求是華為手機成功的關鍵,據他透露,華為手機產品在京東平臺遭遇用戶投訴的情況相較競爭對手要低得多。

          “華為手機爆發是遲早的事,多年形成的技術積累以及對于消費者體驗的重視是華為手機獲得市場認可的基礎,而競爭對手的失誤也讓這個時間點提前到來。”胡勝利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說。

          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向《中國電子報》記者強調,華為手機成功的前提還是本身產品過硬。他舉例稱,目前滴滴打車軟件的司機很多都使用華為手機,因為相較于其他產品華為手機的GPS功能能夠使里程統計更準確,這也顯示了華為手機在網絡、終端等通訊領域的研發功底。

          一個爆款,催生行業轉型

          華為手機的成功被視為移動互聯網時代傳統制造企業轉型的勝利,對利潤的“計較”堅定了華為手機在高端尋求突破的方向。而伴隨4G時代到來所催生的智能手機用戶換機需求以及對于品牌的認可和追隨則將這一效應放大。

          早在2013年,華為便已決定全面提升高端產品銷售占比,并大幅縮減低端和入門機型,抽身于競爭激烈中低端市場,從“機海戰略”向“精品戰略”轉型。經過幾年的探索,已逐見成效,Mate系列、P系列為代表的多款主打中高端市場的機型相繼獲得成功。

          在最新公布的華為消費者業務上半年業績中,華為智能手機發貨量達到4820萬臺,銷售收入為72.3億美元,同比增長87%。其中,中高端出貨量占比為31%,同比增長70%,這個數字在前兩年分別僅為18%(2014)和12%(2013)。余承東表示,華為品牌高端智能手機增長引領了消費者業務的總體增長。

          半年報的亮眼成績甚至讓華為消費者業務提前啟動了2015年獎金評議和發放,而一年開展兩次獎金評定,這在華為歷史上也鮮有先例。

          由此可見,中高端機型已逐步成為華為消費者業務利潤的主體,這將顯著改善消費者業務的利潤水平,也是華為消費者業務轉為利潤導向的發力點。GFK發布的4月份數據顯示,華為手機ASP(平均零售單價)比去年增長近一倍,5月份華為手機首次實現單月全球銷量超過1000萬臺,這個成績,此前只有蘋果和三星做得到。

          與豐厚利潤共同生長的還有華為在市場上的品牌知名度。2014年底華為入選Interbrand“Top100”全球最具價值品牌,成為首次上榜的中國大陸品牌。羅語周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華為10年前進入手機領域時并沒有華為品牌,而2013年到2014年華為在手機品牌上有非常大的轉變,華為手機在全球品牌的知名度提升至65%。

          “從量變到質變,再到明星產品出現,Mate7標志著國產高端手機品牌的樹立。從而引發一線城市對于華為的品牌認可。”王艷輝這樣形容Mate7對華為手機品牌和中國手機行業的意義。

          不僅限于華為手機業務自身,在更廣的行業領域,Mate7的出現也被視為具有引領作用。比如Mate7在安卓機型中率先引入指紋識別,直到目前,大部分手機廠商逐步開始在產品中加入指紋識別功能,早于業界一年,而在續航、拍照、大屏等方面的創新在當時也屬于行業領先。

          更深遠的影響是,Mate7在中國市場上的成功,開始催生國產手機廠商向中高端品牌的轉型浪潮。自去年開始,“中華酷聯”中的酷派、聯想、中興等手機廠商陸續踏上“精品轉型”之路,而小米、魅族等互聯網企業也相繼發布旗艦產品,征戰高端市場。

          北京賽諾市場研究公司副總經理孫琦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Mate7的大賣在反映出消費者購買習慣改變的同時,也開始引領手機廠商進行精品路線的探索。“國產手機廠商逐漸開始擺脫對于低端規模化的追求,重視品牌形象塑造和品牌溢價,而非一味地削減成本參與低價競爭。”孫琦說。根據賽諾數據顯示,在3000元以上的國產手機品牌中,Mate7仍是最暢銷的機型。

          Gartner首席分析師呂俊寬對此表示認同,他認為未來的趨勢是更多國產手機品牌將嘗試在高端產品領域進行競爭,而這是中國手機品牌真正能夠實現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下一個Mate7,挑戰蘋果三星?

          如果說Mate7有什么遺憾,一方面是上文所述由于最初保守的計劃目標,導致這款產品整體在規模上受到了一定限制;另一方面,Mate7在海外市場的表現遠沒有國內這么好。盡管如此,應該說Mate7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成功塑造了華為手機在中國市場的品牌知名度,而接下來,華為要做的則是將華為手機品牌推向全球。

          據了解,2015年,華為將更加注重國際市場,在稱雄國內手機市場之后,華為開始向蘋果和三星所占據的海外市場發起沖擊。據了解,2015年華為手機的銷售目標是1億臺,海外市場占比要從2014年的52%提高到60%。

          但實現起來并不容易。“目前華為Mate7的銷量只能說明取得了階段性的進步,全球500萬臺的銷售成績跟蘋果iPhone6、三星S6第一季度千萬臺的數字相比,還有一定差距。能否在海外市場上將品牌樹立起來尚需時間檢驗。”王艷輝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說。

          呂俊寬向《中國電子報》記者也表示,華為主要的挑戰在于能否復制Mate7的成功,保持優勢,并將其成功的因素應用于下一款高端手機上。

          Mate7在已將國產手機帶入新的高度,似乎留給后續產品在創新上的空間已不多,下一個Mate7一樣的爆款產品會很快出現么?盡管多位受訪人士表示謹慎樂觀,但華為似乎并不這么看。

          余承東認為,過去華為每年營收的10%用于投入研發,但這些成果到現在還沒有完全體現出來。而在2015年下半年,將是華為手機創新上實現爆發的時間節點。因此,2015年對于華為手機而言,是至關重要“戰略之年”。

          羅語周則認為,在這一年手機企業不僅在中國市場,還會在全球范圍內產生激烈的角逐,整個產業會向品牌集中。“2015年是格局之年,也是決勝之年,是奠定中高端手機能不能真正樹立中國品牌的最關鍵一年。”羅語周強調。

          業界看來,憑借在通訊領域的多年積累,華為擁有美國企業的軟件優勢和創新優勢,還有歐洲企業的設計優勢,并融入了中國文化的設計思維,以及核心芯片優勢,這些優勢聚合起來,將會拉大與其他競爭對手的差距。

          對于華為終端來說,可以憑借華為全球的網絡渠道,強化其在軟件和生態方面的布局和建設,為用戶提供差異化的服務,進一步掘金全球終端市場,與蘋果、三星一較高下。

          日前,旨在使用一個APP便能實現全球上網功能的華為“天際通”正式商用,引發業界對于華為在生態建設方面的高度關注。這款號稱“一杯咖啡的錢就能滿足全天刷屏的要求”的軟件,這正是依托于華為在全球網絡上的資源優勢,滿足用戶需求痛點研發的創新產品,也反應出華為這個傳統的B2B企業在轉型B2C之后,與消費者的聯系愈發緊密。而在未來,這一優勢還將伴隨著華為終端的出海進一步得到放大。

          按照計劃,下個月,Mate7的下一代產品將在柏林發布。“Mate7發布接近一周年。如果說完善,那么應該是Mate產品系列后續產品的任務。未來,華為將向市場推出更高品質、設計更加優秀的產品。”羅語周說。羅語周并不愿意透露更多關于這款產品的細節,但他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這將是一款“旗艦中的旗艦”。這款此前被余承東稱為已做好與蘋果PK準備的產品,能夠在全球市場復制Mate7在中國市場成功的奇跡嗎?

        電焊機相關文章:電焊機原理
        逆變電焊機相關文章:逆變電焊機原理
        燃氣報警器相關文章:燃氣報警器原理


        關鍵詞: 華為 Mate7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溪县| 建阳市| 七台河市| 久治县| 洪江市| 广东省| 临沭县| 靖宇县| 武清区| 江油市| 扶余县| 青河县| 芦溪县| 台东市| 浦县| 苏尼特左旗| 英吉沙县| 伊宁县| 枣强县| 乳山市| 安塞县| 龙岩市| 阳朔县| 如皋市| 达尔| 秦皇岛市| 宣恩县| 阳春市| 九龙坡区| 大姚县| 贵德县| 云龙县| 吐鲁番市| 油尖旺区| 印江| 清丰县| 阿拉善左旗| 怀柔区| 海南省| 五大连池市|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