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G或成為世界標準 民資寬帶企業受困“三座大山”
民營寬帶接入試點獲批加速,或助推“提速降費”,但仍有“三座大山”待翻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7908.htm6月,蘇寧云商、網宿科技等民企獲批寬帶接入試點資格。7月,國家加速推進寬帶向民營資本開放,浙江、重慶、福建、湖北等省份多家民企獲得寬帶試點接入資格。據工信部7月22日新聞發布會消息,全國已經有23家民企拿到寬帶接入市場試點批文。大批民營新勢力的加入昭示著我國長期被運營商壟斷的格局被打破。
截至7月26日,民企獲批寬帶牌照相關新聞達863篇次,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新聞網、《通信信息報》、光明網、鳳凰網等逾百家媒體參與報道或轉載,內容多為事實性的報道。對于民資進入寬帶市場,業內普遍認為,民營企業開展寬帶接入業務有助于打破三大運營商的壟斷,將助推此前熱議的寬帶“提速降費”進程。但有媒體指出,基礎設施建設、最后一公里以及寬帶價格“三座大山”是最大阻礙,短期內不會出現“價格戰”,原因有三:首先,由于多數民營企業目前還沒有網絡資源,重建網絡周期較長且耗資巨大;其次,由于部分小區簽署“排他協議”被某一運營商壟斷,競爭對手很難進入,這對民資寬帶企業也形成了巨大的挑戰;再次,類似于移動轉售業務,如果民企租用運營商的網絡,定價權仍掌握在運營商手上,而民營寬帶企業在談價格時處于劣勢,并且隨著“提速降費”的加速推進,寬帶月租費的利潤空間也將持續被壓縮,民營企業若想只靠打“價格戰”在寬帶市場站穩腳跟會很吃力。網民對民營企業進入寬帶市場的期待集中于“提網速、降網費”的實際意義上。
當前寬帶提速也受困于“最后一公里”難題:運營商耗費巨資鋪設光纖網絡,卻被小區要求繳納巨額進場費,究其原因,一是政府的監管角色長期缺位,二是行業法律的缺失,加強多部門的協同監管和完善相關立法是當務之急。有專業人士指出,民企接入“最后一公里”是激活市場競爭的一個突破口,民營企業的機制更加靈活,可通過內容創新或提供增值服務補貼寬帶月租費用,甚至可能實現寬帶“免費”。如鵬博士集團,未來將打通移動轉售、寬帶服務以及現有的大麥電視、大麥盒子、路由器等環節,打造“智能生活”,向融合業務發展,推動寬帶商業模式的變革,有利于其未來在寬帶市場同質化的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我國寬帶市場目前尚未飽和,發展空間較為可觀,因此,民資急切期待加入“分一杯羹”。據媒體報道,自2015年3月以來,數百家民企提交了寬帶接入網業務試點申請,涉及房地產開發商、互聯網公司、寬帶網絡支撐服務商、虛擬運營商、智能家居企業、內容應用開發商等產業鏈各個環節,為寬帶市場未來的發展帶來了無限的可能。
寬帶網絡將為“互聯網+”戰略的落地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提速降費”仍是當下民眾的期待,國家總理李克強和相關部門對寬帶“提速降費”也較為重視,而目前我國寬帶接入業務試點民營企業的數量離2015年底超過100家的目標差距還較大,預計下半年批復民企試點的進程會加速。開放民資已經為曾經封閉的市場帶來了“鯰魚”,民資企業將在未來寬帶市場的業務及商業模式展現更多的創新潛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