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A擴圍談判完成,手機成最大受益產業
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周五達成協議,削減信息技術商品的關稅。這一協議是對已有18年歷史的WTO信息技術協議(ITA)的更新,將在零關稅商品清單中加入超過200種商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7813.htmWTO表示,ITA2生效后,每年在1.3兆美元的全球科技電子產品貿易方面,可省下138億美元關稅,關稅豁免將為這些產品打開新市場,中國此類產品很 多具有較高關稅,雖然諸如數字相機、攝像機、機頂盒、固態硬盤等關稅降低可以讓消費者受益,不過對本土相關產業的影響也會較大。
由于中國力主將面板等排除在外,這次零關稅商品清單沒有包括面板,這對正在蓬勃發展的本土面板行業利好。
美國有超過一千億美元出口產品可適用信商品清單,對設計、制造和出口最先進科技資訊產品的美國企業和員工來說,是個大好消息,美國產業界估計,包括奇異、英特爾、德州儀器、微軟等公司都將受益。
雖然零關稅清單中沒有包括智能手機,不過像集成電路、液晶設備零件、手機零件、存儲器、固態硬盤等均與手機有關,對于正在發力國際市場的大陸手機企業顯然利好。
這些年包括華為、TCL、中興、聯想、OPPO、小米、傳音等手機品牌紛紛走向海外,華為已經在印度設立手機工廠,小米也與富士康一起在印度設立工廠,中 國手機品牌的崛起已經不再簡單依托大陸市場的份額,市場競爭越來越依賴全球市場的角逐,此次ITA擴圍談判完成顯然對未來幾年大陸品牌的全球布局產生積極 影響,特別在大陸市場大格局已基本確定的環境下,如何布局全球市場將成為各手機品牌未來幾年拓展的重心。
目前華為在歐洲市場,TCL在歐美及拉丁美洲,中興在美國,傳音在非洲,聯想在印度都有不錯的表現,不過大陸依然缺乏像三星一樣布局全球手機市場的品牌, 沒有全球布局的渠道,就不可能產生全球領先的跨國品牌,這方面華為已經走在了其他手機廠商前列,相信未來幾年伴隨ITA擴圍談判完成,大陸手機品牌走向海 外將成為潮流,對三星也將形成新的擠壓。
與其他產業不同,智能手機進軍海外市場特別是歐美市場要面臨嚴重的知識產權困擾,不過與前些年相比,華為、中興、聯想等企業通過自研或收購已經建立了不錯 的專利儲備,當然有專利并不意味著專利糾紛的減少,應對專利糾紛將成為大陸手機品牌走向海外的重要組成部分,反過來這些也會促進大陸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建 設。
從地頭蛇到全球通,大陸品牌需要另一場競賽才能出現手機行業的王者,而ITA擴圍談判成功無疑將加速這一進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