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立信CTO:4.5G只是營銷說法 本質還是4G
關于5G商用的2020年,通信行業有過很多想象。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7469.htm愛立信的報告預測,2020年,智能手機用戶數會達到61億,移動寬帶用戶數將達到77億,總的移動用戶數會達到92億。5年后,移動網絡上流動的數據量將是現在的10倍。
“可以說到2020年,世界上所有人都能用上移動手機的業務,其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會用上智能手機,而且這里面很多人根本家里就沒有個人電腦。” 愛立信亞太區首席技術官Magnus Ewerbring在接受鳳凰科技等媒體采訪時表示。
2020年的通訊也不再只局限于“人和人”,還覆蓋了“人和物”、“物和物”,2020年,全球大約會有260億件互聯設備,包括手機、筆記本電腦、個人電腦,還包括機器間的通信。簡而言之,這是一個萬物互聯的世界,包括智能交通系統在內的互聯設備對于網絡的可靠性、低時延、傳感器、電池等硬件提出了新要求。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種爆發式的需求對于現有移動寬帶網絡是一個災難。從2020年商用往后倒推5G的時間表,時間緊迫。
在愛立信的5G計劃中,2015-2016年,主要是展示多種5G技術組成部分,2018-2019年,將開始預商用5G測試網絡。愛立信主要從六大領域定義5G:可拓展性、靈活性、可持續性、標準化、安全性和可靠性。
“去年開始,我們已經做了5G方面的原型機設備來進行測試,其中部分峰值速率已經可以接近6 Gbps,在15G赫茲的高頻段上,我們仍然能夠達到這樣的技術要求。” Magnus Ewerbring說,“同時,我們逐步開始在一些實際的場景中進行使用,接下來幾年將逐步往商業的環境轉,再接下來可以進入到預商業部署。”
在上海舉辦的移動通信大會上,中國移動董事長奚國華表示,今年內將建成100萬4G基站,同時,中國移動和華為、日本軟銀共同發布新一代標準及解決方案TDD+,在兼容現有4G網絡設備和終端的情況下,實現相對于4G的5倍頻譜效率。
愛立信對此持有相近的立場,即4G技術的演進和5G技術的研發將同時進行、長期共存。
“運營商們都希望在現有的投資上面做進一步發展,一部分基于現有技術的演進,可以完全向后兼容的,充分利用現有投資,另外一部分相對更加革命性。我們覺得這兩部分應該是相輔相成的,讓運營商有延續性的往前發展、無縫連接,往2020、2025過渡。” Magnus Ewerbring表示,“到2020年之后,我們仍會致力于LTE技術的提高,不管是TDD還是FDD。”
但他同時表示,將4G技術演進冠以“4.5G”之名,這只是一種市場營銷的手段。目前,所謂4.5G設計的技術仍然是4G LTE的一部分。
對于5G的標準問題,Magnus Ewerbring認為,5G標準制定不只是移動通信行業的事,而涉及到整個ICT行業,比如云計劃、網絡功能模塊化等放,“所以我們也要密切跟蹤其他的組織,比如說Open NFV方面的工作,因為我們在5G里面也會完全用到他們的技術或者標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