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市場分析 > 基于專利的全球可穿戴設備競爭態勢分析

        基于專利的全球可穿戴設備競爭態勢分析

        —— 以智能手表為例
        作者:高芳 趙志耘 張旭 趙蘊華 時間:2015-07-08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編者按:本文對1990年-2014年全球智能手表專利進行統計,得到了智能手表專利申請的年度趨勢、地區分布以及技術重點分布情況,并對該領域主要專利權人的競爭實力進行分析,揭示了智能手表的創新現狀,得到了中國創新主體在可穿戴設備領域獲取競爭優勢的啟示。

        摘要:本文對1990年-2014年全球進行統計,得到了申請的年度趨勢、地區分布以及技術重點分布情況,并對該領域主要權人的競爭實力進行分析,揭示了的創新現狀,得到了中國創新主體在領域獲取競爭優勢的啟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6349.htm

          目前,隨著一大批相繼被投放至大眾電子消費市場,全新的產品形態給消費者帶來了獨特的人機交互體驗,也成就了人類身體與機能的進一步延伸[1-2]。專利已成為科技情報分析的重要信息源[3]。本文以腕帶式中的智能手表為例,基于全球的專利信息對這類設備的競爭態勢進行分析。

        1 數據來源

          選取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專利數據庫,時間跨度=1990年-2014年,檢索與下載時間為2014年7月7日。對下載的數據進行清洗,得到有效專利共計11,108項(以專利家族為統計單位,若無特殊說明以下同)。因為從專利申請到專利公開有18個月或者更長的滯后期,Derwent對數據加工還會產生一定的延遲,因此2013年-2014年的數據僅供參考。

        2 分析指標與結果

        2.1 專利申請時間趨勢分析

          圖1為全球智能手表專利申請量按優先權年分布的趨勢圖。全球智能手表專利申請在2000年前后迅速增長,特別是2000年增長率達到49.47%,反映出智能手表領域技術創新活動進入第一個活躍期。從2008年開始專利申請量以7.57%的負增長率開始下降,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全球各技術領域的創新成果產出普遍下降;二是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使得原本由智能手表實現的GPS定位、體能指標監測等功能開始轉移到智能手機。而從2011年開始,智能手表專利申請以17.96%的增長率進入第二個活躍期,一方面無線通信技術、移動互聯網應用、新材料以及低功耗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可穿戴設備可以向更加精細、更便于普及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生活方式的改變驅動著消費者對智能生活的向往,而可穿戴設備成為各個智能領域實現人與物互聯并進行移動計算的良好媒介。

        2.2 專利申請地區分布

          如圖2所示,智能手表類專利申請量排名前4位的國家分別是日本(3756項)、美國(3418項)、中國(1735項)和韓國(1460項),不論是從技術領域投入與產出,還是作為智能手表類可穿戴產品生產及銷售的主要區域,這4個國家都已成為進行知識產權保護和技術壟斷的關鍵地區。

          各國申請量按年度分布趨勢見圖3,排在前4位的國家占據明顯優勢,而其余七個國家(地區)的申請量均未超過60(項)。其中,日本在該領域的研發起步較早,這得益于其發達的手表行業,愛普生、精工、卡西歐、西鐵城等手表制造企業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已陸續推出了具備少量存儲功能、液晶觸摸屏或者可運行簡單程序的智能手表。然而,日本的這些早期優勢在2004年前后被美國趕超。

          美國在可穿戴計算研究領域的基礎工作比較扎實,一方面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高校與研究機構、美國軍方以及工業界均對該領域給予高度關注,并投入巨額經費[4];另一方面,伴隨美國《國家寬帶計劃》、《高速無線網絡計劃》等計劃的實施,美國4G LTE網絡得到快速部署,LTE網絡的人口覆蓋率已超過90%,這為聯網設備在數量上的增長奠定了寬帶資源基礎,而以蘋果、高通、谷歌公司為代表的創新型企業自二十世紀末開始在技術創新以及知識產權保護領域全面發力,成為可穿戴設備領域的重要引領者。

          歐盟曾在2004年發起全球最大的、預算近4000萬歐元的民用可穿戴計算項目wearIT@work。然而該地區移動通信以及智能移動終端應用的發展緩慢,新型電信基礎設施的部署落后,導致其在可穿戴計算技術領域的創新驅動力不足。

          中國的申請量在2010年超過日本與韓國,之后仍保持較大的增長幅度,除了全球申請人日漸重視中國市場的因素之外,中國大陸的創新體系與制度環境日益改善和中國企業在技術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時,其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快速增強。特別是中國研發人員從20世紀90年代后期開展可穿戴計算領域的研究,這與全球研發機構的發展趨勢基本保持同步。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义市| 黔江区| 抚松县| 泾源县| 嘉定区| 成都市| 布拖县| 周至县| 道孚县| 泸溪县| 桂阳县| 河间市| 侯马市| 铁岭市| 石泉县| 津市市| 新巴尔虎右旗| 于都县| 武乡县| 涟源市| 教育| 宁化县| 佛山市| 汤阴县| 水富县| 库伦旗| 张家港市| 香港| 承德市| 余干县| 肥东县| 揭西县| 镇平县| 东平县| 祁门县| 涿鹿县| 佛坪县| 谷城县| 安徽省| 肃北| 望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