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二手手機的灰色產業鏈

“后來我做大了,每天五十臺,有的時候上百臺,就認識了上海南京蘇州的朋友。之后收回來的機器我就不賣了,統一發到上海或者蘇州的上游伙伴那里去,他們做官換的操作,然后換出來的機器再發回來給我賣。北京啊上海啊現在各自都能輻射周邊的幾個省。我這里現在經常會有上海發過來的成批的官換機,50 臺 5c,100 臺 5s,都有可能。我賣出去的價錢比行貨全新的機器至少便宜八百一千,機器每次都是被秒殺。”

當業務成了規模,有了固定模式,便開始有人在中間承接直接面向用戶的官換業務。現在各地找人官換一臺機器的價格在150-300元,周期一般需要20天。商家會提供蘋果售后流程的操作單,十分官方,十分靠譜。中間蘋果陸陸續續收緊了幾次,一些不夠強勢的地區官換業務也陸陸續續停了幾次。但是最后都還是恢復了正常,現在國行港行的官換的業務依然熱火朝天地進行著。

水貨(非國行港行)iPhone 在大陸地區不享受任何保修政策。在保修期內如果出了故障,我們這兒的官方售后和授權售后都不會免費給你修或換。國行港行 iPhone 一過保修期,蘋果售后也不管了,手機價值也會跌去一大截。這兩種機器在二手回收的時候價格會比國行在保的機器低幾百上千。但由于售后沒有保障,再次出售的時候加價空間也不大。因此,商家基本都會選擇將這些機器外觀翻新然后作為「全新」機出售。我們在淘寶上看到的大量低價「全新」美版 5 和 5s 都是這樣的機器。

珠三角地區可以制造出那些手機上絕大部分的零部件,甚至可以利用廢板造出能開機的 iPhone 的主板。華強北在這個環節扮演了絕對核心的角色。全國做這個買賣的,不論是大佬還是小弟,都要去華強北「拜碼頭」。所有的元器件,基本上只有那里有。大家要去那里看貨談合作,之后才能順利地在當地「操練起來」。因此,「欣哲」雖然身在小城市,但也已經掌握了 5 及前代 iPhone 的翻新技能,保留主板換掉中框總成和屏幕只需要半個小時就可以完工。這些配件幾乎沒有原裝原廠的,全部都是寨廠出品,有些可以做到視覺零區別,有些則還是存在色差或品質差距。

「欣哲」說,他們現在還做不了最新一代 iPhone 的翻新,因為配件和技術他們都還沒掌握。但是之前幾代的產品,翻新起來就十分容易,他甚至可以把 5 翻成 6 的樣子。高仿的充電頭數據線他們能拿到,包裝盒還有塑封的工作他們都能完成,因此他們已經完全可以把一臺水貨 iPhone 5 翻新打包成為「原封全新」的狀態了。更神奇的是,他們可以給水貨 iPhone 換上粉色或黃金色的中框總成,在背面鐳雕上「限量版」,能賣出比全新機器更高的價。如果你在華強北見過那樣色彩繽紛的后殼,你一定也會覺得高價買了那些「限量版」機器的人挺「可憐」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