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全力補強華為手機軟件短板
隨著華為終端實行雙品牌運營以及產品線的逐步豐富,華為在終端產品層面的研發投入和研發實力也日益強大,其研發實力在產品側的表現非常明顯,比如去年熱銷的MATE7以及剛剛上市不久的P8,都引起消費者和同行的高度關注,一個非常明顯的案例就是很多國內同行在發布新品時已經將其列為主要競品,這無疑已經將這兩款產品當成了標桿。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3961.htm在過去幾年中,華為手機及融合產品的分類逐漸清晰,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P系列、MATE系列以外,還有以超大屏著稱的X1、X2、P8 MAX以及可穿戴設備諸如手環B1,B2和智能手表等等。這些產品由華為不同的研究機構操盤,并且共享全球研發力量的支持。
華為公司分布在全球的16個研發中心以及31個聯合創新中心都各自承擔相關研發項目并彼此支撐,形成了可以集全球使能的龐大研發能力。華為將這些最強的全球優勢資源進行整合,依托各自區域的技術優勢將業務做到各自領域的最強,推出完整的產品開發方案,并最終體現在推向最終客戶的產品上。以P8為例,產品操盤主要集中在華為上研所。但位于法國的美學研究中心極大地提高了華為終端產品的設計水平。而在德國慕尼黑的基礎工業和原材料研究中心為智能終端的新型材料使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類似的案例幾乎體現在華為所有產品層面。
上周四,我有幸走進華為武漢研究所,詳細了解了武研所在華為終端產品領域的研發情況,并旁聽了華為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的職業發展分享會,而其目的則是為華為終端探尋優秀人才,也是華為終端校園市場推廣的重要一環。
在國內,除了華為深研所、上研所、西研所等大家相對熟悉的研究機構外。位于武漢光谷的華為武漢研究所在近幾年成長十分迅速,目前已經有近4000研發人員,到2018年更是要擴充到10000人的規模,成為華為光通信和融合終端產品的研發中心。據華為研發副總裁、武漢研究所所長楊聶銳介紹,在融合終端層面,武漢研究所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硬件,二是軟件層面。
在硬件層面,一個是圍繞家庭的智能終端研發,在這里誕生了不少華為的明星產品如4G WIFI CPE、家用網關VD+LTE HYBRID、混合機頂盒DN377以及各類ODN產品。而榮耀立方和榮耀盒子更是在過去一年時間里成為互聯網新型融合家庭終端的代表,充分體現了武研所的創新能力。二是可穿戴設備領域,在今年MWC上發布的三款可穿戴設備智能手環,智能手表和智能耳機均出自于此。三是融合跨界產品,也可以稱作是大屏產品,如榮耀X1,X2,P8 MAX等產品。
另外一個層面則是軟件。華為的EMUI即是武研所出品,擔負著向所有華為手機產品提供軟件升級的服務。雖然之前消費者對華為EMUI頗有微詞,但自從升級到EMUI3.0之后,好評日漸增多。大大提升了華為手機產品的用戶體驗。
在當天與華為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的交流中,何剛表示,華為手機今年最重點的工作或者說從產品研發角度講,就是加強軟件能力的開發。他表示華為將集中兵力全力提升華為終端軟件的各項能力,對產品細節進行細致打磨,全方位提升消費者的體驗。
為此,華為手機今年將加大在這方面的人才招聘力度,讓那些真正能夠坐下來,靜下心來為提升消費者體驗不斷改進細節、優化體驗的軟件人才加盟。而這次到華中科技大學的活動,即是整個人才招聘的重要一環,據了解,華為消費者BG多位高層將在國類數所高校開展類似的活動,這即是一項身體力行以自己實際的職業發展生涯向高校學生傳達華為的人才理念和發展理念,借此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到華為工作,也是華為手機等終端產品校園推廣的一次重要活動。
要知道,小米通過互聯網營銷吸引大量的年輕消費者尤其是其產品在高校學生的保有量非常高。而榮耀品牌依托互聯網營銷也極大的提升了華為品牌在年輕消費群體的影響力。而這種結合人才招聘、職場發展和產品展示的系列校園活動,對進一步提升華為手機品牌在高校學生中的品牌知名度非常有意義。
對于品牌的提升,何剛認為是華為手機在產品品質之外最重要的,也是難度最大的一環,而這種提升并非像集中能力搞產品研發那樣而是需要細水長流,點滴做起,就如同這次高校行一樣,影響的可能僅僅是幾百個學生或者說一個學院,但只要華為產品品質不斷提升,品牌活動不斷積累,華為手機的整體影響力勢必迎來爆發的一天,不僅僅是在中國,更會在美國,乃至全球爆發。在華為消費者BG,這個信念幾乎充斥在所有人的骨子里!
最后探討的一個問題就是對智能手機的新定義。智能手機這個稱呼已經有十年的歷史了,然而看現在的手機,事實上就是PC小型化和移動化的過程,真正的智能并沒有體現出來,而這可能就是下一步手機發展的方向,包括萬物互聯以及智能手機承載越來越多功能的情況下,真正的智能化將是趨勢。IBM甚至預言,5年內智能電子設備將具備人類的視覺、味覺、聽覺、觸覺、嗅覺等五種感覺。這聽上去有些不可思議,但我相信這很快就會實現。
“智能化是手機的發展方向”,何剛認為。比如P8已經內置了“智能情景”功能,會根據用戶收到的信息智能提醒,也會自動判斷用戶所處的位置調整信號。主動學習用戶習慣是華為在未來手機產品上的重點,說到這里,何剛舉起了手中的P8,“我每次解鎖手機界面都是這樣的桌面,但未來智能化的手機會在首屏給用戶提供他想要的東西”。甚至,手機不再局限于這個形態,以機器人或者其他物體存在,但會更加智能化,主動滿足用戶的需求。
在華為2012實驗室,科學家們正在不斷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會讓未來的電子設備更加智能化,而這將會更進一步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體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