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設計應用 > 一種手機準確測量環境溫度的方法

        一種手機準確測量環境溫度的方法

        作者:聶劍 時間:2015-05-14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編者按:智能手機已經在人們生活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很多應用程序可以在手機上進行安裝運行。應用之一就是人們獲得外界溫度,目前多數方式是通過應用程序,直接或者間接地通過國家氣象局獲得外界溫度。但是由于數據更新較慢并且溫度是一個較大地域范圍內的溫度,不能實時反應使用者周圍溫度,還需要數據網絡暢通。本文介紹一種通過手機上的溫度傳感器對使用者周圍環境溫度實時準確測量方法。

          通過表3,可以計算出在不同主板溫度時,不同(即為溫箱溫度)時2的補償量。補償量見表4。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3262.htm

          通過實際測量發現,在一個主板溫度區間(間隔為5、10攝氏度)內,不同溫箱溫度區間(間隔為5、10攝氏度)內,2的補償值是固定的。

        4 補償表的使用方法

          表4中給出2的補償量。前面假設在不同溫箱溫度區間內,溫度2的補償值是固定的,同時溫度傳感器2的溫度變化區間值與溫箱溫度區間值相同。假設:Te1溫箱溫度的區間大小為a,則對應溫度傳感器2的測量溫度值的區間也為a。由于每個溫度區間的補償值不一樣,可能會出現相鄰兩個溫度傳感器2的區間會出現部分重疊。下面分別舉例說明溫補表的使用方法。

        4.1 溫度傳感器2區間不重疊

          假設溫度傳感器1的測量值為A,溫度傳感器2的測量值為B,則:溫度傳感器1根據(1)式的誤差補償,補償后其值為A+?1;溫度傳感器2根據(1)式的誤差補償,補償后其值為B+?2。假設:溫度傳感器1補償后對應的溫度區間為T112;溫度傳感器2補償后對應的溫度區間為Tm22,則對應溫度傳感器2的補償值為?2m,則對應的溫箱溫度Tt()為:Tt=B+?2+?2m

        4.2 溫度傳感器2區間重疊

          重疊區間的補償值為相鄰兩個區間補償值的平均值。假設溫度傳感器1的測量值為A,溫度傳感器2的測量值為B則:溫度傳感器1根據(1)式的誤差補償,其值為A+?1;溫度傳感器2根據(1)式的誤差補償,其值為B+?2。假設溫度傳感器1補償后對應的溫度區間為T112;溫度傳感器2補償后的值在Te1、Te2的重疊區,則用T122、T222對應溫感補償值的平均值作為溫度傳感器2的補償值,則補償值?N為:

          則溫度傳感器2對應的溫箱溫度Tt()為:


        5 實際應用舉例

        5.1 溫度傳感器2補償表實例

          應用本文中提到的方法,對一款大屏幕測量外界溫度的溫度傳感器進行了相應的補償測量實驗,由于中間測量數據非常龐大,本例中只給出溫感1、溫感2的校準值與最終的溫感2的測量補償數據(即表4對應的數據)。具體數據見表5(溫度間隔為10℃)。

          注:表中的溫度值均為溫度區間的中間值;由于工作時其上的器件會發熱,此款在非待機狀態下其主板的溫度不低于20℃,故此表中溫度傳感器1的最低溫度區間為25℃。

          溫度傳感器1測量校準值為0.4℃;溫度傳感器2測量校準值為0.2℃。

          5.2 實際測試驗證

          用已完成補償表測試的手機進行實際溫度測量:專業溫度測量設備讀取值為28攝氏度;溫度傳感器1的讀數值為35℃,補償校準值后為35.4℃,溫度傳感器2的讀數值為29.3℃,補償校準值后為29.5℃。則根據表5查詢可得到補償值為-1.1攝氏度,則補償后溫度傳感器2的值為:

          T2=29.5+(-1.1)=28.4℃

          經過多次測量補償計算后,溫度測量的誤差均在±1℃內。能夠滿足日常使用要求。

        6 結論

          由于測量溫度的溫度傳感器對外界的影響較敏感,比如手握可能導致測量誤差較大;并且與整機的器件布局相關。本文提供的方法,在部分產品上已進行應用,均能獲得較準確的測試結果,測試精度能達到±1℃,滿足日常測量要求。

        參考文獻:

          [1]程德福,王君,凌振寶等.傳感器原理及應用[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2]趙聲衡,趙英.晶體振蕩器[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3]周旭.印制設計制造技術[M]. 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2

          [4]錢政,賈國欣.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

          [5]李泉用FPGA實現碼速變換[J].電子產品世界,2007(4):34-36


        熱電偶相關文章:熱電偶原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昌市| 遵义县| 丘北县| 东源县| 富民县| 建阳市| 容城县| 太谷县| 田阳县| 苍溪县| 南木林县| 嵊州市| 陆良县| 临高县| 瑞金市| 渝中区| 泽普县| 涿州市| 利辛县| 香港| 高淳县| 和龙市| 涟水县| 桃园县| 千阳县| 会东县| 大庆市| 新竹市| 西和县| 金溪县| 乌什县| 武平县| 东乡族自治县| 东阿县| 玛曲县| 佛坪县| 乌鲁木齐县| 翼城县| 西乌| 和平区| 抚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