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已情見勢屈 效仿蘋果只為扳回劣勢
沿承安卓,谷歌生態的優勢和風險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3048.htm雖然谷歌的不作惡被傳為佳話,可作為一家商業公司盈利永遠是第一位的。開放的安卓成就了諸多的手機廠商,谷歌卻逐漸失去了對安卓的控制權,至少沒有給Google+和AndroidPay提供足夠的勢能。在蘋果和微軟之后,谷歌也在刻意打造屬于自己的生態系統。
無論是國外的三星、LG還是國內的小米、華為等,都在強調生態系統的概念,雖然這些廠商從手機到電視無一能夠離開谷歌的系統支持,而這些設備卻和幾乎谷歌無關。為了加強對安卓系的控制,谷歌在智能手表、汽車和電視上收緊了Android的開放性。按照谷歌的邏輯,無論是智能手表還是汽車系統,雖然開源了部分代碼,沒有完善的谷歌服務,相關設備便沒有可用性,不和Google合作,第三方廠商很難依靠開源代碼做出具備競爭力的產品出來。從而在后安卓時代,把所有手機廠商的生態容納為谷歌能夠掌控的生態體系。
蘋果的封閉成就了體驗相對完善的蘋果生態,培養了一批忠實的果粉,似乎是科技界的一棵常青樹。谷歌先是通過Nexus手機、AndroidOne力推原生安卓系統,而后在在AndroidWear、AndroidAuto、AndroidTV上加緊控制,一方面是為了自有利益,另一方面也是在打造類似于蘋果的用戶體驗。只不過手機廠商們先是目睹了PC廠商對微軟授權機制的不滿,而后又見識了蘋果模式的優越性,幾乎所有的手機廠商都在推動自己的生態體系。一旦把系統權限這個困獸放出來,谷歌想要收回去已經太難。
如果谷歌強制把手機廠商的小生態融于谷歌生態之中,在替代方案業已成形的情況下,很可能導致谷歌陣營的分崩離析。而今谷歌有意把與廠商之間的矛盾轉移到蘋果身上,谷歌即將發布iOS版AndroidWear的消息早已不脛而走,如果消息成真,智能手表的戰爭會逐漸淪為產品之爭,慢慢淡出生態的范圍,谷歌之圍便會推遲到下一代產品之中。但是蘋果會給谷歌這個機會嗎?
在AppleWatch備受追捧的情況下,AndroidWear劣勢盡顯,或許因為蘋果的定價和使用限制,并不能稱霸可穿戴市場,谷歌也失去了獨領智能手表市場的優勢。那個在智能設備上一騎絕塵的安卓再也尋不見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