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中興“全球+”戰略:新一輪的全球化
個人理解的“全球+”,是在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集團對全球化戰略的重新思考、行動以及運作的優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2573.htm“全球+”第一層的邏輯,是在“全球化”浪潮中,中興已經樹立的“全球化”企業形象。我們的海外發貨占比70%,產品銷往160個多個國家,在全球建立了18個研發中心,并在全球不同國家擁有生產工廠……如何管理這個巨大的全球化網絡,定制全球化的戰略,成為中興在全球化過程中迫在眉睫解決的事情。
我們嘗試的解決方案則是“全球+”的第二層邏輯:即在開放而靈活的全球化基礎架構中,在全球各個市場進行差異化布局,對全球業務進行重新定位和整合,實現橫向協作和整合,達到資源共享,統一協調。
我們注重高附加值領域的投入。主攻全球高帥富品牌云集的北美市場,2014占據美國手機市場前4名,在美國預付費手機市場的銷量排名為第2名。借用北美市場對產品的嚴苛考驗和“明星示范效應”,反哺中國和其他國際市場。
在中國,我們連續五年位列國際專利申請全球前三,實現了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跨越;在更適于做銷售的新興市場,比如智能機發展相對緩慢的印度、東南亞、拉丁美洲等,我們則主動積極布局,使得這些區域成為中興拉升銷量的重要引擎。
在土耳其,BladeVec 4G手機排名當地手機銷量第1名;在澳洲,分別占據電訊預付費和后付費市場份額的第1和第3名。
在俄羅斯,有超過10,000家零售門店銷售中興智能手機。在中東和非洲,中興智能設備銷量年同比增長400% 。在拉丁美洲,中興主流智能設備銷售額年同比增長580%。
2014年,我們在印度市場做到了LTE數據產品市場份額第一。這種“囂張”令印度媒體Tech Samay感到非常不快,“(中興)將向其他品牌施壓,有望將其他廠商驅逐出當地市場”。
這些解讀時常讓我們感到委屈。
新一輪的全球化,抹平了一切疆界,中興想要穿越大半個地球去“愛”別人,或許將成為更加令對手感到緊迫的一種現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