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通信業財報:企鵝帝國威脅三大運營商
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不過,三個運營商也能成臺戲,還是那種商業界的大戲。這不,這兩天三大電信運營商的2014年財報,陸陸續續出爐了,大家,特別是收入已經不比當年的電信員工,都在密切關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1357.htm營收方面,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分別為6414億元、3243.9億元、2846.8億元收入,合計收入12504.7億元;凈利潤方面,三家分別是1093億元、176.8億元、120.6億元,合計凈利潤1390.4億元。
聽起來不錯啊,如果剔除政策因素對業績的影響,這些財報整體來說還算“好看”。
可是,有些人并不這么看,他們對此表示失望,有媒體引用業內人士的話,就倆字:難看!
為啥?我們先來看這兩個字的成因,這些人的理由是,三大電信運營商,一個比一個差:
2014年,中國移動凈利潤同比下降10.2%;
2014年中國電信凈利潤增長僅0.8%;2013年17.4%;
2014年中國聯通凈利潤通過比增長15.7%,2013年46.7%。
這些人還說,最近這三年來,移動電信聯通這仨的整體盈利能力是在持續下滑中:
據歷年財報,2012年,三大運營商合計凈賺1513億元人民幣,每天進賬約4.14億元;2013年三家合計凈賺1496億元,每天進賬4.09億元;2014年三家合計凈賺1389億元,每天進賬3.8億元。
對此,三大運營商想說,“不是你們看到的那樣的”!
對于盈利能力下滑的原因,中移動說,是因國內營改增實施和網間結算標準調整對2014年財務業績產生較大影響。去年6月,中國電信業開始實施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三大基礎運營商利潤將下降36.5%。
聯通解釋稱,“2014年是中國電信行業政策和市場環境發生較大變化的一年,受4G發牌、營改增政策實施等諸多因素影響,市場競爭更趨復雜,行業收入增速放緩。”
不過,業內人士卻覺得,最顯著的影響可能還是來自OTT的替代效應,向用戶提供基于互聯網的語音、視頻等多種數據服務,直逼傳統業務,帶來的直接影響是傳統語音、短彩信的持續下滑。
這些人說的也對,三大運營商的傳統業務,的確都在走下坡路,這表現在:
2014年,中移動總通話分鐘數減少0.5%,語音收入同比減少13.1%,占公司通訊服務收入比例從去年的60.2%下降到53.1%;短彩信業務收入下滑15.8%。與此同時,移動數據流量收入增長42.9%,占通訊服務戰必提升到25.9%。與此同時,其移動數據流量同比增長115%,4G占44%的份額。
聯通2014年移動業務主營業務收入為1573.1億元,占比收入達到63.3%。
所以看見沒有?這是在說,運營商移動話音業務增長已經接近“天花板”了。
與此同時呢,數據和互聯網業務成為了新的“火車頭”。工信部數據顯示,去年電信業數據和互聯網收入在整體收入中占比已提高至23.5%,這部分收入增長拉動了運營商總體收入增長。不過,運營商4G步入全面競爭后,預計會導致流量在一定幅度降價,數據收入對業務的拉動也面臨挑戰。
此外,4G服務的推出,并不意味著運營商利潤情況能立即獲得改善。Strategy Analytics無線運營商戰略分析師楊光稱,在新一代網絡和服務推出之初,意味著網絡建設、維護、市場營銷、終端補貼等費用的增加,而且也需要運營商對新業務給予價格上的優惠,這些都將在短期內對利潤產生負面影響。只有當網絡基本成型,并積累了一定的用戶基數之后,新技術對利潤的拉動效應才可能得以顯現。
長期看,4G能否有效拉動運營商利潤增長,還要看運營商的業務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的情況。如果仍僅僅依賴管道業務,又無法有效降低整體運營成本,則利潤率可能將進一步下滑。
數字通信相關文章:數字通信原理
通信相關文章:通信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