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頻頻戰略收縮 能否成功轉型自救?
日前,據媒體報道,索尼總裁兼CEO平井一夫在東京股市收盤時指出,索尼提出了通過發展相機傳感器和PlayStation游戲部門在3年內實現純利潤增長到當前利潤25倍的目標,在被問及電視盒手機部門的情況時,平井一夫稱不會“排除退出的可能性”,并表示索尼將不再追求手機領域的銷售增長,而將會把重點放在利潤更大的業務上,比如相機傳感器、電子游戲和娛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0480.htm
平井一夫的講話使很多業內人士紛紛推測,因為無法阻止業績進一步下滑,索尼正在考慮將旗下“拖后腿”的手機業務以及電視業務出售或者與其他公司合資經營。近年來,由于業績虧損嚴重,索尼頻頻戰略收縮,其轉型自救能否獲得成功?
否認欲出售手機和電視業務
索尼否認欲出售手機和電視業務,但會繼續探討與該領域其他企業實現合作的可能性。
筆者近日從索尼方面獲知,索尼對于電視和移動業務確實提到了尋求外部合作的想法,但并沒有具體的出售計劃。
據筆者了解,索尼的移動業務和電視業務都已經以獨立子公司的形式,即由索尼移動通信公司與索尼視覺產品公司進行運營。此前,索尼已經宣布削減Xperia智能手機事業部的人員配置,并降低了預期利潤;電視業務也由于液晶面板的激烈競爭幾乎沒有利潤。
索尼方面回應稱,對于手機和電視這類業務,索尼將優先降低風險并確保利潤。由于電視和移動業務市場均面臨激烈的成本競爭和大宗商品化趨勢,索尼將通過利用內部科技積累和元器件優勢,進一步增加產品附加值。索尼將謹慎選擇產品開發類別及市場區域,控制資本投資規模,以建立一個能夠保證穩定利潤的業務架構。為了應對相關業務領域的快速變化,索尼會繼續探討與該領域其他企業實現合作的可能性。
DisplaySearch研究總監張兵對筆者表示,索尼不太可能放棄手機和電視業務,因為它的品牌依然具有影響力,但未來可能會采取不同的運營方式,像松下、東芝、三洋等日企一樣把品牌授權給其他企業來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