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重兵布局亞太物聯網市場
除了前述1850萬臺聯網設備外,以下的幾個數據可以說明AT&T的市場地位:在安全監控系統擁有570萬家庭和商業用戶,位居美國同行首位;100%在美國行駛的LTE互聯網汽車都由AT&T提供連接服務;擁有接近30萬個配備物聯網服務的冷藏集裝箱;全球60%的拖拉機和收割機均依靠AT&T的技術連接網絡。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9641.htmAT&T為什么會擁有如此領先的市場地位?Sandy Verma表示,首先是因為AT&T建立了覆蓋連接、平臺和應用的三層戰略體系:在連接層,AT&T擁有全球SIM卡平臺、安全和計費系統;在平臺層,擁有云計算、大數據、API等應用分發平臺,以及SIM卡管理等業務分發平臺;在此之上,AT&T面向海運、物流、醫療、交通、保險、重型機械制造業等,提供全球集裝箱監控及追蹤、遠程醫療護理、智能監測、氣體監測等服務。AT&T的平臺化解決方案降低了企業進入門檻、促進了信息共享。
AT&T的三層戰略體系涵蓋多個方面,其中最為關鍵的,也是建立AT&T差異化優勢的,是AT&T的全球SIM卡戰略。眾所周知,物聯網應用復雜多樣,即便是在同一部汽車上部署的物聯網應用,也包括娛樂、導航、車內通話、遠程開車、防盜報警、超速報警、異常狀況提示和預警等,盡管上述業務對網絡和平臺的需求各不相同,甚至是相差甚遠,然而AT&T將所有的業務都通過一張SIM卡承載,并致力于建立全球不同運營商之間的互通,這就是AT&T的全球SIM卡戰略。這一戰略成功地將人與人、人與機器和機器與機器相互連接,改變了企業的傳統模式。據悉,在2013年支持AT&T全球SIM卡戰略的運營商為100多家,到2014年末這一數字就增長到了200多家。
支撐AT&T物聯網業務快速增長的還有其推出的物聯網認證體系。物聯網技術體系非常復雜,涉及的服務領域多種多樣,多樣性和差異性成為物聯網的典型特征。同時,統一的標準是不同平臺和服務互聯互通,從而做好大數據分析和發掘的基礎。為此AT&T推出設備認證服務,一是為了推行統一的標準,二是為了提升入網設備的質量。目前,AT&T認證的聯網設備已經有200余款。
技術創新也是AT&T領先市場的重要原因。例如,在技術難度較大的航空貨物跟蹤領域,AT&T推出了Cargo View with Flight Save服務,可以在飛行和降落過程中對貨物進行全程監控。目前已有包括新加坡航空、美國聯合航空和達美航空在內的23家國際航空公司采用了該技術。
亞太區前景光明挑戰猶存
從2014年底開始,AT&T加大了在亞太區物聯網市場的部署力度。“以美國為代表的市場物聯網發展迅速,亞太地區也將是前景一片光明,在我們的調研中,不少客戶都對物聯網技術表現出了濃厚興趣。”Sandy Verma表示,“物聯網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可視性、提高營收等方面的種種好處,已得到了客戶的廣泛認可。”
當然,前景誘人的市場從來不乏競爭者,亞太區物聯網市場蛋糕已經吸引了眾多競爭者涌入,為此AT&T必須聚焦細分市場,打造差異化優勢,從而成功立足并拓展市場。對此,AT&T給出的方案是聚焦全球500強企業。“目前AT&T在亞太區的主要客戶是跨國公司,而世界500強企業中幾乎有490家都在中國運作,為此我們將繼續聚焦熟悉的市場,與跨國公司展開合作。”Sandy Verma表示。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AT&T在亞太區的拓展不會一帆風順,因為亞太區物聯網市場已經有眾多實力強大的競爭者,而由于監管政策的限制,AT&T開展業務還存在諸多不便,AT&T這個“外來的和尚”能否念好本地的經,目前還是個未知數。通信世界網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