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業界動態 > 臺灣工研院:大陸IC設計規模明年超臺灣

        臺灣工研院:大陸IC設計規模明年超臺灣

        作者: 時間:2015-01-05 來源:蘋果日報 收藏

          2014年大陸政府宣布將砸下1200億人民幣扶植本土半導體供應鏈,為兩岸半導體產業發展投下震撼彈,2015年該話題不但將持續延燒,其影響性也恐將開始發酵,工研院IEK即表示,大陸IC設計業追趕快速,2016年恐將超越臺灣規模。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7682.htm

          大陸政府計劃性扶植本土半導體有跡可循,IEK產業分析師陳玲君表示,2000年開始就有“集成電路15發展規劃”,到2014年“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鋼要”,近年來大陸內需蓬勃發展,帶動本土IC(Integrated Circuit,積體電路)家數或規模皆快速成長。

          已有一半

          力晶執行長黃崇仁先前表示,大陸政策扶持半導體,預期成長壯大最快的就是IC設計公司,大陸半導體產業在制造部分很難超越臺灣,但設計部分,大陸可用政府的錢進行全球購并,會是臺灣最大威脅。2013年營收已有(2454)的一半規模,且大于臺灣第2大的聯詠(3034),而展訊與銳迪科合并后將超越聯詠的規模。

          據IEK調查,大陸半導體產業近年來都呈現15~20%年復合成長,不過供需缺口超過千億元人民幣,這就是為何大陸政府積極提高本土自制能力,其中IC設計部分幾乎是純陸資公司,產品除了傳統3C應用外,政策上更力挺如車用微控制器、智慧卡IC、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照明驅動IC等。

          值得留意的是,大陸系統與品牌大廠開始投資自有IC設計公司,勢力更加龐大,像是華為與就是最成功的結合,相較之下,臺灣的IC設計廠商有點像是孤軍奮戰。

          國際廠積極登陸研發

          再者,國際IC設計廠商前仆后繼在大陸積極布局研發中心,深圳、北京、上海隨處可見外資影子,包括意法半導體、德儀、超微、高通、英特爾、邁威爾、瑞薩等希望透過與中國合作,掌握大陸產業政策、標準制定與終端消費需求方向,卡位先機。

          在技術外溢、高階人才加速流動、等新興應用產業化等環境因素刺激下,大陸IC設計業者加速向更高附加價值產品發展,將為臺灣IC設計業者帶來競爭與威脅。陳玲君認為,未來臺灣與大陸競合的關系中,可從思考兩岸半導體產業合作的可能性,例如可共同推動新應用產業平臺、全球物聯網產業標準與關鍵矽智財等方向去著墨。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關鍵詞: 海思 聯發科 物聯網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锦旗| 桃源县| 郎溪县| 永春县| 靖安县| 绵竹市| 广汉市| 建阳市| 通渭县| 滨州市| 洪江市| 社旗县| 资源县| 临颍县| 满洲里市| 黎川县| 汤阴县| 金平| 太康县| 武山县| 湖北省| 丘北县| 荆门市| 巫溪县| 且末县| 九台市| 防城港市| 清涧县| 华安县| 新建县| 新郑市| 黄石市| 河南省| 光山县| 余江县| 蓬莱市| 莫力| 吉隆县| 六枝特区| 东明县| 新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