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市場分析 > 臺灣夢、大陸尋 臺IC設計產業應有新思維

        臺灣夢、大陸尋 臺IC設計產業應有新思維

        作者: 時間:2014-12-30 來源:電子元件交易網 收藏

          全球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市場,早在2007年后就被晶片供應商視為新興晶片商機,兩岸產業也幾乎在同一時間內,各自投入不少資金、人力,希望在行動裝置相關晶片市場占據一片天。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7487.htm

          可是從2014年兩岸公司各自營運成果來看,臺灣產業受制本地研發資源有限,大概只成就了一家,而且主要依靠著大陸內需及外銷新興市場手機產業鏈之功。臺灣夢、大陸尋的臺系IC設計產業發展新趨勢,已重新牽動兩岸IC設計產業的版圖變化。

          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的IC設計產業發展,其實與當地3C產品產業鏈是否尊重垂直分工與平行合作的觀念有關,從美國矽谷到臺灣新竹,再到大陸各地,IC設計產業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開花結果,與當地的品牌及代工產業鏈活動力是否旺盛,息息相關。

          若以韓國IC設計產業為例,在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樂金(LG Electronics)過大,既不看重垂直分工,也難以平行合作下,韓國IC設計公司這幾年走得多是越來越辛苦的局面。

          反而是臺灣IC設計產業在講究分工合作競爭優勢下,IT相關晶片商機早已被臺系晶片供應商分食殆盡。同樣的故事在大陸IC設計產業也不斷重演,而這一次當地IC設計公司鎖定的,就是品牌及代工商機同時兼具的行動裝置產品市場。

          從白牌手機到品牌手機、從白牌平板電腦到品牌平板電腦,大陸內需及外銷市場實力漸雄的趨勢,讓大陸新興IC設計公司很容易找到安身立命之地。

          雖然必需經過嚴格的價格激烈競爭過程,也需要跟外商進行虎口爭食動作,但每經過一番風雨,就會看到大陸IC設計公司競爭力更加茁壯,如同90年代在臺灣新竹地區不斷崛起的IC設計公司一樣。

          自2008年金融海嘯過后,由于全球經濟尚未完全恢復,在終端晶片市場餅并沒有明顯增加下,迫使兩岸IC設計公司不斷在爭搶訂單的過程中,出現持刀對砍的動作,而且往往最后只見到人不親、土也不親的臺系IC設計業者鎩羽而歸。

          但也不是沒有臺系IC設計公司化阻力為助力,進而在終端晶片市場豐收,以為例,選擇與大陸日益茁壯的產業鏈及生態系統合作,共同提出更具全球競爭力的晶片解決方案,創造大陸內需及外銷市場更大的出海口,就是一路越來越順的關鍵。

          大陸IC設計產業會是臺灣IC設計產業的最大敵人嗎?若將終端市場規模局限住,并將公司自身技術視為ME2層次,那答案必然是肯定的;但若把終端市場需求無限向外擴大,開始與大陸IC設計產業進行垂直分工、水平合作,共同瞄準全球市場,似乎就變成一個明智的決定。

          畢竟,臺灣夢、大陸尋,已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新趨勢;若臺灣IC設計產業真的還有夢,那選擇繞開大陸市場,絕對是個失策,而既然繞不開,就應該想辦法打開。



        關鍵詞: IC設計 聯發科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水市| 江华| 成安县| 海口市| 永泰县| 庄浪县| 荥阳市| 昌邑市| 连州市| 普兰县| 饶平县| 潮州市| 余干县| 绵竹市| 清河县| 大兴区| 迁安市| 鄯善县| 潞西市| 孝昌县| 新沂市| 高台县| 宁乡县| 大安市| 石河子市| 商洛市| 宾阳县| 兴城市| 隆德县| 黎川县| 玉林市| 彭水| 依安县| 恩平市| 元谋县| 乳源| 鄯善县| 新乐市| 绥芬河市| 汝城县| 夏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