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存儲成為“領導者”只是時間問題
即便按照現有的評測方法,也可以看看華為存儲與領導者象限之間的距離。首先需要判斷廠商對于市場理解和產品技術表現,其次才是經營業績和市場管理。無論市場應變能力,還是營銷戰略/商業模型,其實都可以從市場判斷和產品上有所體現。
從存儲技術發展趨勢看,軟件定義存儲和閃存無疑是兩個制高點,也是未來的趨勢,而磁盤陣列等則是需要固守的市場。與所謂“領導者”相比,在趨勢判斷和產品技術實力上,華為存儲毫不遜色,甚至已經稍微領先。以華為存儲倡導的面向未來云架構的新一代融合存儲架構為例,不僅能夠通過OceanStor OS實現對于底層存儲資源,如高端存儲、中低端存儲、固態存儲、海量存儲和大數據存儲的融合管理,同時通過配合OceanStor DJ,能夠與上層應用實現有機配合,從而實現存儲資源效率的最大化利用。
華為存儲這樣的一個視野和方案,實際上已經超越了軟件定義存儲的范疇,放眼存儲業界也是非常領先的,至于產品性和解決方案布局、渠道管理和策略,華為存儲也毫不遜色。從這個意義上說,華為存儲雖然暫時沒有進入領導者象限,但實力已不容小覷。
時間是最大的問題
對于華為存儲來說,時間才是最大的問題。華為涉足存儲領域可以追溯到2002年,2008年與賽門鐵克合資組建華為-賽門鐵克公司,并在2012年全資收購華為-賽門鐵克公司。
對于很多人來說,華為仍然帶有“通信設備”深深的烙印,揮之不去。從電信到服務器/存儲的IT設備供應商,這個轉變是需要時間的。所幸的是,華為企業級業務非常出色,從服務器銷量國內第一,到存儲中國市場銷售收入/套數/容量的第一,華為打造一個又一個的傳奇。

根據2014 Q2 Gartner季度存儲市場份額報告,2014年上半年,華為存儲依舊保持了在中國市場銷售收入、中國市場銷售套數、中國市場銷售容量三項第一的成績,并以29.5%的收入增長率遙遙領先于其他主流存儲廠商。
業界在驚詫于華為存儲傳奇歷史的同時,也深深感受到了其帶來的沖擊和壓力,不自覺會產生懷疑和阻力,這也會影響人們的判斷。對于華為存儲來說,所缺乏的并不是前瞻性,更不是執行力,華為所缺乏的是時間。
這也沒有什么不好,所謂冬天已經到了,春天還會遠嗎?作為挑戰者,華為存儲會擁有更多一份從容和淡定,成為領導者是早晚的事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