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崛起榮耀泡沫之下的理性思考
再次,三星在智能手機領域依然擁有巨大的全產業鏈優勢。三星的業務橫跨面板、芯片、攝像頭、電池等智能手機等所有核心技術領域,而且在每個領域都占據著不同的優勢,在芯片和面板兩大核心部件控制著市場供應。三星擁有著Super AMOLED顯示屏的頂級技術,而國產廠商絕大多數都是從三星或者日本廠商采購面板。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7296.htm在低端手機市場份額下滑的同時,三星也在芯片領域取得了增長,當季光芯片業務就實現了20億美元的運營利潤,平板顯示業務利潤5500萬美元。在NAND芯片領域,三星市場份額高達四成。蘋果iPhone芯片的大部分供應亦是交由三星完成。在芯片領域,國產廠商只有華為實現了芯片的自給自足。
在具體技術方面,國產手機目前依然還是走性價比的低端路線。引領智能手機趨勢發展的依然是蘋果和三星,是大屏iPhone和Galaxy Note的對決,是蘋果推出指紋識別、Note Edge發布曲面側屏這種具有前瞻性的技術,而國產廠商更多的是在一年之后推出類似技術但更為廉價的版本。在智能手機創新方面,國產廠商更多做到的是物美價廉、物超所值,而不是最新技術和前瞻設計。
說到Edge多一句,這款曲面側屏產品很好地解決了大屏智能手機全屏體驗和消息查看的問題。諸多消息類應用的簡單查看和操作都可以轉移到側面來完成,使得用戶不必中斷當前的主要應用。如同主流科技媒體CNET所評價的,Edge是“智能手機設計的里程碑”,這項完全由三星主導的技術或許會在未來成為一種通用解決方案。未來三星或許會將Edge作為一種型號加入Galaxy S產品線。
最后,國產擊敗三星的論斷從何而來?雖然由于中國廠商的大量出貨,蘋果和三星的市場份額都有所下滑,但蘋果只做高端市場,而三星產品則覆蓋高中低端全線,是國產廠商的直接沖擊對手。國產廉價手機的大量出貨的確也給三星的低端市場帶來了明顯影響,直接導致了三星市場份額的下滑。
此外,“國產擊敗蘋果”這個論斷寫出來,或許媒體連自己都沒法相信。國內市場上依舊存在大量致敬或者高仿iPhone風格的產品,手機UI也是各種可以看到iOS的影子。相比之下,三星則是最合適的墊腳石。三星雖然目前為智能手機市場老大,又是來自韓國的廠商,而非國內崇拜的創新之地美國。
國產廠商需要提振士氣,媒體同行需要吸引眼球,再加上一點民族主義色彩和自豪感。幾味色素加下去,“國產擊敗三星”的論斷就寫得自然而然。作者寫得開心,讀者看得激情,廠商看得澎湃。寫這樣的文章,非常順應時宜又皆大歡喜。
或許指出國產與三星依然存在巨大差距并不合時宜,也是給國產崛起無敵天下的美麗泡沫在潑冷水。但正視國產廠商的進步,不代表就要自吹自擂。捧殺與棒殺,一字之差,差別巨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