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再換帥或更注重線下建設
12月12日,豪華純電動車生產商特斯拉(Tesla) 汽車公司(以下稱特斯拉)迎來了第三位中國區銷售負責人朱曉彤,同日,特斯拉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吳碧瑄正式離職。多位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特斯拉此次換帥,意味著其將更加重視各項線下銷售與協調推進的工作。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6895.htm“做充電樁的人對線下如何協調政府關系和銷售服務網絡,會有更加實際的經驗。”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朱曉彤于2014年4月加入特斯拉,此前擔任特斯拉中國超級充電站項目總監。
從銷量來看,作為純電動汽車,特斯拉在中國競爭對手中的表現可謂亮眼。據記者得到的中國乘用車上牌數顯示,今年前十個月,特斯拉在華上牌量達1586輛,僅次于比亞迪秦,領先北京-E150和比亞迪E6 300余輛。
但對于特斯拉總部來說,一年僅僅過千輛的上牌數,顯然不免令人失望。今年年初,吳碧瑄曾向路透社表示,特斯拉2014年全球銷量將翻倍, 中國將為特斯拉貢獻全球銷量的30%至35%。綜合特斯拉2013年公布的全球第四季度銷量6900輛,全年銷量應該超過2萬輛。那么2014年其全球銷量目標或為4萬輛,中國需要貢獻至少1萬輛。
業績不“達標”的新能源車廠商,并不只是特斯拉一家。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9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僅為3.8萬輛,距離2015年實現50萬輛的國家目標還有巨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充電難首當其沖。
據記者了解,在北京,自用充電樁必須有固定車位,固定車位還需要和物業或電網公司的電箱距離合適,否則依然不具備充電條件。但北京一些小區一個固定停車位的價格就在25-50萬元不等,這攔住了一大批消費者。沒有固定停車位的消費者有的可能會直接“飛線”——即從陽臺牽出一根線,將電動車開到樓下解決充電。而更多的潛在用戶,則選擇在充電這首要難題上止步。
和自主品牌相比,特斯拉進取心更強。第一,由于不在各地政府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目錄里面,特斯拉先得需要協調各種政府關系。第二,向各個小區物業宣傳特斯拉是純電動汽車,而非豪華跑車。特斯拉內部一位負責充電樁安裝的員工曾私下對記者表示,只要用戶想買特斯拉,他們會想盡所有可能的辦法,幫助用戶安裝。“賣一輛車跑至少8次,協調3個月,已經算是比較順利的進程。我們不允許因為樁的問題流失客戶。”他說。
今年特斯拉在中國19個城市建成了近40座超級充電站,并在全國60多個城市建成超過600個目的地充電樁。同時,和中國聯通、招商銀行、民生銀行等企業建立起合作關系,在其門店和分支機構共同推廣建設充電設施。“我們會選擇合格的第三方進行合作,加強在充電和售后方面的服務能力。”此前吳碧瑄曾向記者表示。
在充電這一共性難題之外,特斯拉作為汽車行業的“鯰魚”,也具有其特性的問題。
IT業“出身”的特斯拉在進入中國之初選擇了原賓利中國區總經理鄭順景作為中國區總經理,但今年3月鄭順景從特斯拉離職,隨后特斯拉中國區領導團隊越發“互聯網化”。接任的吳碧瑄此前任蘋果大中華區教育及企業總經理,之后加入的特斯拉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CMO金俊則是高德的CMO。
“在中國,汽車行業還仍然屬于傳統行業,互聯網思維純瞎掰,一旦線下混亂,將會全線崩盤。”一位汽車界人士表示。區別于傳統的4S店模式,特斯拉在中國采用自建經銷服務網絡的模式,目前已經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成都、西安6個城市建成了9個體驗店和服務中心。而在11月正式宣布上市的豪華汽車品牌林肯汽車,則已經有三個林肯中心同時開業,并承諾到年底發展4S店5家,到2016年將在全國50個城市開設60家4S店。
“我們的車主不是土豪,有很多是分期買車的。”一位特斯拉工作人員對記者說。但對于一輛價格在60到90萬的汽車產品來說,中國消費者顯然希望擁有更好的消費體驗。由于未能按約定時間交車,本地缺乏維修服務等事項,特斯拉招致車主抱怨乃至砸車。“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還需要扎實做好品牌口碑和服務,單憑一時火熱是不行的。”
目前,市面上特斯拉的Model S二手車已經流入市場,記者在51汽車網看到23輛二手特斯拉代售,價格從74-110萬不等,有的行駛里程不超過100公里。與此同時,特斯拉也已經迎來勁敵。今年9月,寶馬i系列車型正式在中國上市,發布了i3純電動車豪華版、i3增程型電動車以及i8跑車三款車型。2014年12月初寶馬宣布,上市一周年的寶馬i3全球銷量達到12000臺。第一電動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在美國市場,8月份,寶馬i3銷售1025臺,環比增長182%,而特斯拉Model S的銷量僅為600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