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市場分析 > 世界半導體市場展望

        世界半導體市場展望

        作者:葉鐘靈 時間:2014-12-04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IC Insights給出了世界市場的歷史數據如圖3所示,自1993~2013年的20年間,世界市場從830億美元發展到325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7.1%,表現不俗。依公司提供數據,1993~2003年10年間的年均增長率為8%,2003~2013年10年間下降為6.2%,2008~2013年5年表現最差,僅為4.4%,預計2013~2018未來5年有所回升,為5.8%,可望達到4310億美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6381.htm

          報告作者McClean說:世界市場“2015年還會有進一步增長,此后則將繼續保持6%~7%的穏定成長,唯2017年因宏觀經濟的走弱而預期半導體市場將隨之下降。”并具體地對世界半導體市場1998~2013年15年間和2013~2023年10年的出貨量、平均銷售價、市場銷售值作了對比,其間銷售量的年均增長率將從8.5%下降到6%,平均銷售價和銷售值則都有所上升(表1),IC單價平均銷售價上揚的原因包括今后新廠難有增加、投資減少和走向450mm晶圓的步伐轉緩等。

          同時,我們看到IHS Global公司首席分析師日本南川明在今年所寫的一篇文章中說,世界半導體市場在2008年金融危機以前50年間曾以年率12%的速度快速成長,但近幾年約在30萬億日元左右徘徊,預計今后10年間大約只能以3%~4%的年率緩慢前進。去年,另一日本資深記者、產業時代公司董事長泉谷涉也作文指出,現今世界半導體市場約為25萬億日元,近7~8年間上上下下,幾乎停滯不前。他預測,到2030年,世界半導體市場將從25萬億日元躍升到40萬億日元(估計年均增長率僅為2.4%),其中IT領域所占比重將下降至60%~70%,其余為醫療、環保、新型綠色汽車等。日本在上世紀90年代起電子工業從輝煌一時演變至無奈失落的兩重光景下,半導體業也隨之失色,著名廠商出賣的出賣,合并的合并,對半導體業的前景也相應作出了悲觀的預測。

          中國為扭轉電子工業“無芯”之痛,今年國務院頒發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綱要提出,在政策、資金的強力支持下,到2015年,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超過3500億元,2020年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逐步縮小,全行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速超過20%,2030年產業鏈主要環節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批企業進入國際第一梯隊,實現跨越發展,信心滿滿。市調公司IC Insights在同一報告中也認為,近幾年來中國在PC、移動電話、汽車、數字電視等產品市場均居世界第一,將拉動本土半導業的快速發展。盡管集成電路與石油為中國最大宗的兩項產品,但預計未來5年內,本土生產集成電路的速度和所占份額都將凌厲加快和提升(圖4)。據圖所示,從2013~2018年的5年間,中國IC市場將以每年8.9%的速度增長,而本土產值則將以15.8%的年率更加快速增長,大大高于世界半導體市場的5.8%,無疑增強了我們的信心,同期本土生產所占市場的份額將從11.7%提高到16%,而中國IC市場所占世界IC生產的比重也將從27%提升到31%,中國市場在世界半導體業中的比重仍在增高,說明了中國市場的地位是多么重要!

          半導體技術

          摩爾定律是由公司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 Moore)于1965年提出,其內容為: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約每隔18個月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而價格不變。這一定律迄今已近50年,被以為代表的世界半導體業界視為金科玉律,作為技術發展的前進努力方向一直沿用至今。但在近年人們相繼提出了質疑:摩爾定律是否已走到了盡頭? 可意見并沒有統一,有外媒于近日報道,美國POET Technologies公司預言砷化鎵(GaAs)很快會取代硅,成為未來高性能芯片的選用材料,曾任職貝爾研究所的該公司共同創辦人暨首席科學家Geoff Taylor表示,上述論點自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被提出。砷化鎵能在提升晶體管性能的同時,整合光學電路的功能,這些特點將帶來更高的性能以及創新的芯片架構,因此能使摩爾定律壽命無限延長。大多數三五族元素,包括銦(In)、鎵(Ga)、砷(As)及磷(P),都比硅具有更高的電子遷移率,不過在制造上還存有特殊困難,但POET說已經研發出了一種解決方法。與此同時,多數有關單位/人士則持有不同的觀點,10月在美國硅谷舉辦的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研討會,探索了未來20年的技術發展,曾任處理器架構師(architect)顧問的Robert Colwell的看法是:摩爾定律已到晚年,至于何時走向終點,應該不會超過2035年,而且目前尚未找到可靠的替代方案。這波認為是一種代表性的觀點。未來20年內預期將出現全新的器件和非馮諾依曼結構的系統,最可期待的便是模仿人腦的神經系統(neuromorphic system),該系統需要轉換為模擬運算技術,這種耗電量大的技術又必需尋求新材料、新器件(所謂后CMOS)的支持,在這方面,碳納米管又重新引起了研究人員的關注。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龙县| 高阳县| 巩留县| 长乐市| 梧州市| 兴宁市| 静海县| 宝兴县| 莎车县| 海门市| 铅山县| 晴隆县| 平遥县| 梅河口市| 巩留县| 清徐县| 富蕴县| 莫力| 乌鲁木齐县| 乌恰县| 景洪市| 潞西市| 始兴县| 双城市| 灵武市| 贡觉县| 波密县| 庆安县| 彭山县| 九江市| 牟定县| 大余县| 望谟县| 文化| 建始县| 剑河县| 佛学| 莱西市| 津市市| 盈江县| 万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