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3D打印五大力量
四、盧秉恒團隊(西安交通大學)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5535.htm涉及上市公司:昆明機床、秦川發展、沈陽機床、軸研科技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盧秉恒,被視為國內3D打印業的另一先驅人物。他1992年赴美做高級訪問學者,發現了快速成形技術在汽車制造業中的應用,回國后隨即轉向研究這一領域,1994年成立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所。盧秉恒現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快速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籌建)負責人,國務院機械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國家基金委工材部第二屆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基金委機械學科評議組負責人,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生物制造分會副理事長,中國機械制造工藝協會副理事長,全國高校金屬切削機床學會理事長,"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重大專項"總體組組長。
快速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NERC-RM)是一個依托西安交通大學的人才與技術優勢建立的國家級先進制造技術創新平臺。西安瑞特快速制造工程研究有限公司是工程中心的依托公司,由西安交通大學、昆明機床、秦川發展、陜西工業技術研究院、中新蘇州工業園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創建,注冊資本為6000萬元。而西安瑞特的董事長正是盧秉恒。
公開資料顯示,盧秉恒院士是軸研科技和沈陽機床這兩家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事實上,西安交大、昆明機床和沈陽機床存在淵源。
西安交通大學產業(集團)總公司曾是昆明機床第一大股東,后于2005年將所持昆明機床股權轉讓給沈陽機床集團,后者成為昆機的控制人。
五、黃衛東團隊(西北工業大學)
涉及上市公司:中航飛機
1995年,西北工業大學教授黃衛東,產生了一個關于快速成型技術的新構思:把3D打印技術和同步送粉激光熔覆相結合,形成一種新技術,用于直接制造可以承載高強度力學載荷的致密金屬零件。2001年,黃衛東團隊申請了中國第一批關于激光立體成型的源頭創新專利。至今已獲授權激光立體成形的材料、工藝和裝備相關的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12項。
西北工業大學凝固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我國3D打印技術研發最出色的單位之一,主要發展名為“激光立體成形”的3D打印技術。該技術通過激光融化金屬粉末,幾乎可以“打印”任何形狀的產品。其最大的特點是,使用的材料為金屬,“打印”的產品具有極高的力學性能,能滿足多種用途。
為國產大飛機C919制造中央翼緣條,是3D打印技術在航空領域應用的典型。黃衛東教授介紹,作為機翼的關鍵部件,以我國現有制造能力無法滿足需求,如果向國外采購,勢必影響大飛機的國產化率。西工大與中航飛機公司合作,應用激光立體成形技術解決了C919飛機鈦合金結構件的制造問題。"目前,激光立體成形制造成本與國外鍛壓制造成本差不多,最重要的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特色新技術。"黃衛東說,這項技術在航空航天發動機等關鍵部件的制造上也得到了運用,并為多家航空航天企業提供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制造裝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