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集成電路裝備業的發展啟示
集成電路裝備業具有技術更新周期短帶來的極強技術壁壘,市場壟斷程度高帶來的極大市場壁壘,以及客戶間競爭合作帶來的極高認可壁壘等特征,由此形成了水平整合、生產外包、戰略聯盟等發展模式。借鑒國外的先進策略模式,對合肥集成電路及其裝備業的發展,尤為重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5407.htm國際集成電路裝備業發展的主要模式
(一)以美國應用材料為代表的水平整合模式。水平整合是指企業通過兼并重組的方式控制或擁有產業鏈中優勢企業,以達到降低新產品開發成本、實現規模經濟、快速布局新領域等效應,典型代表是目前全球最大集成電路裝備商美國應用材料公司。他們的做法主要有:一是對被兼并企業綜合評估。對在某一領域具有全球競爭優勢,而自己卻在該領域缺少核心技術的相關企業,經過核心技術、市場需求等多方面的綜合評估,如果能確保自己通過兼并使企業整體布局更加完整,更能發揮集團綜合效應,則強勢進入,確保企業持續健康發展。二是在并購后增加互信融合。在應用材料若干兼并活動中,大多數被兼并企業都以事業部的形式完整保留下來,并且原管理階層多半可繼續獲得重用。在企業兼并過程中高度重視與被兼并企業和高層管理人員的互信融合,以確保達到共贏多贏的目標。
(二)以荷蘭艾司摩爾為代表的生產服務外包模式。生產服務外包模式是將非核心業務外包給在某一領域或環節具有更專業技能的獨立廠商,而只保留核心價值創造活動,因而可比企業本身從事此類活動具有更高的效率、創造更大的價值。典型代表是荷蘭的艾司摩爾公司。他們的做法主要有:一是非核心業務領域外包。將自身業務主要定位于系統設計、客戶服務等核心價值創造活動,而將大多數零配件、模塊組裝等業務委外,將寶貴的人力資源和研發力量集中投入到其本身設定的核心價值創造活動之中。二是加強與供應商合作。定期對合作伙伴從產品品質、物流迅捷、技術水平與成本控制等四個方面進行評估,要求品質沒有缺陷,物流迅速可靠,技術與時俱進,在此前提下追求成本最低,并隨時為供應商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三是共同應對經濟周期風險。為強化本身及供貨商把經濟周期對集成電路裝備及配套產業帶來的沖擊降到最低程度,定期給供應商提供對未來產業景氣的預測,確保供貨商能既能及時交貨,又避免庫存積壓風險。
(三)以韓國國際電器為代表的戰略聯盟模式。戰略聯盟是在獨立企業之間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并利用彼此的優勢資源、核心競爭力等,尋找雙方的利益共同點并最大化彼此的利益。戰略聯盟模式以韓國第二大集成電路裝備制造商國際電器最為典型。他們的做法主要有:一是建立技術合作開發聯盟。在韓國政府支持下,國際電器積極推動與三星建立戰略聯盟,促進雙方通過戰略聯盟取得相關技術,進一步減少對國外裝備商的依賴程度。二是共享合作雙方優勢資源。國際電器和三星結成戰略聯盟,又維持彼此的獨立自主,這既能促成雙方相互運用彼此資源,達成原先單方面難以實現的某種目標,包括開發新產品、進入新市場等,更有助于國際電器深入掌握客戶需求、有效提升產品品質、縮短技術開發周期、提高市場占有率、大幅降低經營風險,這對雙方來說也是互利共贏。
對合肥發展集成電路裝備業的啟示
(一)選擇合適的發展模式。由于集成電路裝備業技術壁壘、市場壁壘和客戶認可壁壘極高,國內龐大的市場基本上被應用材料、艾司摩爾、東京威力科創、美國科林研發等行業龍頭把持,國內少數幾家單位只能提供少量技術含量較低的外圍裝備,設備自給率不到5%。在這種情況下,推動合肥集成電路裝備業發展壯大,所采用的策略模式就極為重要。水平整合模式可快速進入該領域,但對資本實力要求很高,加上“瓦圣那協議”對中國實施技術禁運,這種機會微乎其微。而生產服務外包也并不可行,因為國內還沒有一家裝備商具備需要通過區分核心價值活動以集中企業資源的規模。因此,比較可行的策略是采取戰略聯盟模式,推動裝備制造商、晶圓廠及相關產業合作研發新技術,開拓新市場,提升市場占有率。
(二)推動與國內相關產業結盟。相關部門應積極推動43所等裝備商與國內晶圓廠、相關產業建立多方戰略聯盟。戰略聯盟合作內容應納入晶圓廠保證采購的相關條款,在同等質量前提下鼓勵晶圓廠采用本土裝備,提高本土裝備的市場占有率。例如韓國近年來積極推動國際電器與三星通過戰略聯盟模式加強合作,不斷提升國內集成電路裝備自制率,目前已達到46.7%的水平,如果聯盟能順利開發出具有競爭力的裝備,建立成功營運模式后,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合資建廠,這既保證合資企業擁有較為穩定的市場需求,同時也有利于集成電路生產廠家有效降低供應鏈過于集中的風險,深入掌握關鍵技術。
(三)與全球領先企業合作。盡管全球集成電路裝備領域的龍頭企業既有優勢短期內難以打破,但國際大廠為降低生產成本和貼近終端市場,同時也基于交貨期的考慮,持續推動核心零配件在國內的生產供應。特別是上海自由貿易區的加速推進,全球龍頭企業紛紛進駐自貿區設立分支機構和生產基地,為客戶提供快速可靠的維修服務,滿足我國集成電路廠家的采購需求。合肥應積極抓住這一難得歷史機遇,通過國外裝備商委托代工的商機,積極開展合作建立戰略聯盟,強化科技研發,縮短學習曲線,提升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需求自制率及國內外市場占有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