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的世界 無限的世界
部分產品精選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4518.htm以物物互聯為特征的泛在網絡時代的到來,最為顯著的特征是將通信主體從人與人之間通信擴展至人與物、物與物之間,通信主體變革帶來海量的潛在需求,近十年來市場對短距離無線互聯芯片的爆炸式增長需求正是反映了這一領域所發生的革命性變革。隨著微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短距離無線互聯芯片模組已經在功耗、體積、計算、存儲等方面為物物互聯提供靈活多樣的解決方案。從當前的應用熱點來看,在智能家居、體域網、智能電網、智能交通等細分領域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正在得到源源不斷的關注;從技術上看,低功耗藍牙、?Zigbee、室內定位、低功耗WIFI、私有無線等均在往更低功耗、更遠傳輸距離、更低成本三個方向演進,滿足日益多樣化的物物互聯市場應用需求。
上海海爾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從2010年開始布局短距離無線互聯芯片業務,以差異化的市場戰略為用戶提供低成本、高性能的短距離無線互聯整體解決方案,滿足用戶對傳輸距離、通信帶寬等的多樣性需求。當前面向市場推出的2.4GHz短距離無線互聯芯片HW2000正是秉承以上核心技術優勢,具有輸出功率高、接收靈敏度好、休眠功耗低的典型特點,滿足用戶在智能家居、無線航模、智能遙控器等高端應用領域對帶寬、傳輸距離等的苛刻要求。
現如今很多公司已經不是單一支持一種無線鏈接方式,Marvell公司就推出了EZ-Connect?IoT完整平臺中的無線控制器芯片解決方案,即控制器?+WiFi/?+藍牙/?+?ZigBee,這幾乎涵蓋了所有目前智能家居、可穿戴領域主流的無線通信手段,為開發者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間,能更方便地實現互聯互通。
Microchip公司也提供實現IoT功能的嵌入式Wi-Fi?和Bluetooth?模塊,它們可與190余款采用超低功耗(XLP)技術的PIC??MCU配合使用,非常方便。這些XLP?MCU提供低至9?nA的休眠電流和低至30?μA/MHz的運行電流,其低功耗外設結合多種低功耗模式,可構建長時間電池供電的IoT節點。這些均滿足了IoT應用的低功耗需求。此外,軟件和工具是低功耗設計的關鍵。Microchip提供Battery?Life?Estimator?(電池壽命估算器),可用來模擬采用XLP?PIC?MCU設計的應用的電池壽命。Microchip的MPLAB??REAL?ICE?功率監視器可實時監視MCU的功耗,設計人員可據此來捕捉、診斷和更正導致大電流消耗的代碼。
ADI市場經理張鵬:ADI針對物聯網新近推出了AD9361無線收發模擬前端。AD9361是一款高性能、高度集成的RF?Agile?Transceiver?捷變收發器。該器件的可編程性和寬帶能力使其成為多種收發器應用的理想選擇。該器件集RF前端與靈活的混合信號基帶部分為一體,集成頻率合成器,為處理器提供可配置數字接口,從而簡化設計導入。AD9361工作頻率范圍為70?MHz至6.0?GHz,涵蓋大部分特許執照和免執照頻段,支持的通道帶寬范圍為不到200?kHz至56?MHz。該器件可以用于small?cell/Femtocell等微基站的設計。便于安裝調試以實現工廠自動化。
ADI對于智能化工廠的產品主要在工業組網上。ADI可提供從4~20mA、RS-232、RS-485、CAN、LVDS等多種工業通訊協議的芯片,可以支持隔離與非隔離、工業溫度范圍、含DC-DC隔離電源等技術;還有一些支持短距離無線通訊技術,提供高性能的、可涵蓋不同頻段的射頻芯片;另外對于工業以太網技術,ADI也在新的處理器中加以考慮。這些芯片都給工業組網帶來很大的便利。例如,ADM2582/2587—帶隔離電源的集成RS-485接口芯片,ADM3052/3053—帶隔離電源的CAN接口芯片,等可方便用于工業網絡。ADI的WSN(Wireless?Sensor?Node)方案主要面向于智能樓宇的無線網絡解決方案。ADuCRF101是一款集ARM?Cortex-M3處理器與RF為一體的單芯片解決。該方案支持多種無線網絡協議,包括ADI的ADRadioNet以及6LoWPAN,Wireless?MBus及WiSun?Alliance。除了SoC方案,ADI還提供一系列的RF?收發芯片,以ADF70xx,?ADF72xx為代表的RF芯片支持從數百兆到2.4G的頻率范圍。
參考文獻:
[1]李健.云起,無線互聯何去何從.電子產品世界,2011(9)
[2]Mark?Downing.無線傳感網將驅動物聯網發展.電子產品世界,2012(6)
[3]曾磊,張海峰,?侯維巖.基于WiFi的無線測控系統設計與實現.電測與儀表,2011(7)
[4]金純,蔣小宇,羅祖秋.ZigBee與藍牙的分析與比較.信息技術與標準化,2004(6)
[5]?紀麗猛.基于ZigBee技術的無線數據采集系統研究與設計.燕山大學,2013(5)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