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科投提升集成電路國際競爭力
3個月前,瀾起科技的核心產品“內存接口芯片”雖然在云計算和大數據領域占據領先地位,也是亞洲唯一量產此類產品的公司,但卻還標著“海外牌”。如今,瀾起科技在上海浦東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浦東科投”)的推動下,從美國重磅回歸中國集成電路市場,成為真正的“中國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3304.htm記者日前從浦東科投了解到,該公司正在推進另一宗并購大案,與北京清芯華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組成財團,計劃以16.7億美元收購美國攝像頭傳感器廠商OmniVision公司,一旦達成,有望將其技術直接引入國內。
浦東科投正以資本并購方式,直接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做大做強,并希望以此提升區域集成電路的國際競爭力。
浦東最具技術轉移承接條件成立于1999年的浦東科投是直屬于浦東新區政府的國有投資公司,截至2013年,該公司注冊資本26億元,管理資產規模超過100億元。
資料顯示,到去年年底,浦東科投已投股權投資基金20余支;管理直投基金3支,直接投資項目40余個;債權投資科技企業100余家。
據浦東科投副總裁李亞軍透露,集成電路已成為其主要投入方向,并致力于在全球范圍內的資源整合。
事實上,浦東作為上海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點區域,在芯片制造、設計、設備測試等領域,擁有眾多龍頭企業。統計顯示,2013年,浦東集成電路產業實現銷售收入439.86億元,增長12.47%;其中設計業收入154.2億元,增長24.94%。目前,浦東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占全球半導體產業的1.75%以上,占全國集成電路產業的1/6,銷售收入占據全市一半以上份額。以張江高科技園區為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已占上海的50%、全國的15%、全球的1.5%,并形成芯片設計、制造、測試、封裝等完整的產業鏈條。
但與此同時,浦東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仍然面臨核心技術缺乏、產品生命周期不斷縮短、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不斷上漲等嚴峻考驗。
“我們認為,目前集成電路正處于產業梯度轉移的階段中,產業的核心技術開始從歐美等先進技術國家向我國轉移,而浦東最具有技術轉移的承接條件。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將國際領先技術和國內需求相結合,才能真正做強集成電路產業,”李亞軍表示。
把海外先進技術搬回國內
作為全國集成電路產業綜合發展實力最具優勢的地區,浦東一直高度重視集成電路產業的戰略基礎地位和產業引領作用,不斷優化產業布局。去年以來,以并購推動產業發展成為新的發展模式,通過并購,進入國際產業聯盟戰線,進一步提升在全國的地位。
以此次發出要約的美國攝像頭傳感器廠商OmniVision公司為例,其主要研發制造攝像頭傳感器芯片,產品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汽車領域,客戶包括蘋果公司等。這也是浦東科投繼展訊、銳迪科、瀾起科技之后進行的第四筆海外并購大單。
“以前都是海外并購國內好的企業,現在我們開始嘗試向外尋找資源,直接借鑒他們的技術,把海外先進技術理念搬回國。”據李亞軍透露,一旦完成該筆交易,也不排除會將OmniVision公司遷移到浦東,更加貼近國內市場。
而浦東科投收購瀾起后,也在下一盤更大的棋,等瀾起回歸A股后,將以它為平臺,開展大型資產并購和優質資源整合,將其打造成世界級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
除了上述私有化項目以外,浦東科投還于近期完成對芯原微電子公司總額3000萬美元的投資,對這家世界級的集成電路設計代工企業給予有力支持。業界預計,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資本對集成電路產業的關注度將持續高漲,行業并購重組有望快速擴大,而浦東科投通過一系列的動作,將加大浦東集成電路“國際化”技術的“中國化”轉化,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電路相關文章:電路分析基礎
pic相關文章:pic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