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傳感器將成為無人駕駛汽車最大功臣

        傳感器將成為無人駕駛汽車最大功臣

        作者: 時間:2014-03-12 來源:網絡 收藏

        據國外媒體報道,大數據分析師、BigData-Startups.com創始人馬克。馮。里吉門納姆(Mark van Rijmenam)指出,將配置有大量,每秒鐘可生成1GB的數據。

        里吉門納姆預計,中的還能夠防患于未然——在故障發生前發現隱患,甚至規劃對汽車進行修理。

        谷歌首席執行官塞吉。布林(Sergey Brin)去年說,未來5年內“普通人”將可以使用。去年秋季,加利福尼亞州政府通過了讓無人駕駛汽車上路行駛的法律。通用汽車計劃2015年推出一款半自動駕駛的卡迪拉克汽車。

        里吉門納姆稱,“全球汽車保有量超過10億輛,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普及后,產生的數據量將是令人難以想象的。谷歌并非是在開發無人駕駛汽車的唯一一家公司。”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分析師斯洛。科斯洛斯基(Thilo Koslowski)說,“到2020年,市場上將出現數款價位合理的無人駕駛汽車。”

        里吉門納姆預測,所有汽車公司可能都在開發無人駕駛汽車。荷蘭無人駕駛汽車用攝像頭廠商Mobileye已融資4億美元。

        里吉門納姆本周發表博文稱,“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會生成大量數據,它利用這些數據確定行駛方向和速度,甚至能根據探測到的路上新出現的煙頭,判斷可能會有人突然‘現身’。”

        里吉門納姆表示,如果無人駕駛汽車每秒生成1GB數據,每年產生的數據量將達到約2PB(千萬億字節)。他是根據每輛汽車每年行駛600小時(216萬秒)得出這一結論的。

        科斯洛斯基不同意每輛無人駕駛汽車每秒能生成1GB數據的觀點。盡管無人駕駛汽車內部元器件之間會有大量數據傳輸,但這些數據不會被存儲,因此這些數據只供汽車本身使用,“一些高端汽車每小時可能生成1GB用戶可能需要分析的數據,但1秒鐘不會產生1GB這樣的數據”。與目前的技術相比,無人駕駛汽車生成的數據量將會大得多,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科斯洛斯基說,未來汽車將配置更多的紅外、攝像頭和激光雷達,用于探測周圍出現的物體。汽車甚至能相互交流,“了解”附近汽車的速度,在附近的汽車突然轉向或剎車時及時作出反應。利用計算機算法和預測模式,汽車甚至能預測附近是否有汽車在行駛,甚至其他駕駛員的駕駛水平,防止受到傷害。

        科斯洛斯基甚至預計,未來汽車生成的數據將上傳到云存儲系統,政府可以利用這些數據提高行車安全性。

        配置大量傳感器的汽車將能實時發現故障,并提前采取措施。例如,汽車會及時通知駕駛員可能存在的隱患,防止釀成更大的故障。無需駕駛員干預,汽車可以與修理店預約保養、維護。

        里吉門納姆指出,未來,汽車收集的數據“將幫助汽車公司發現需要改進的領域。新車型上市銷售所需要的時間也將大大縮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59134.htm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沈阳市| 巴南区| 松阳县| 延安市| 施秉县| 阿鲁科尔沁旗| 且末县| 资兴市| 延寿县| 青神县| 石景山区| 雅安市| 喀什市| 新竹县| SHOW| 确山县| 枝江市| 宜都市| 杭州市| 榆树市| 扎赉特旗| 东台市| 临漳县| 永平县| 团风县| 伊春市| 类乌齐县| 罗田县| 布尔津县| 岳阳县| 崇礼县| 罗甸县| 通许县| 客服| 新乡市| 镇安县| 桐乡市| 无棣县| 浪卡子县| 昌江| 石家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