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礎命令之: Linux常用命令
3.系統管理命令(ps和kill)
Linux中常見的系統管理命令如表2.4所示,本書以ps和kill為例進行講解。
表2.4 Linux常見系統管理命令
命令 | 命令含義 | 格式 |
ps | 顯示當前系統中由該用戶運行的進程列表 | ps[選項] |
top | 動態顯示系統中運行的程序(一般為每隔5s) | top |
kill | 輸出特定的信號給指定PID(進程號)的進程 | kill[選項]進程號(PID) |
uname | 顯示系統的信息(可加選項-a) | uname[選項] |
setup | 系統圖形化界面配置 | setup |
crontab | 循環執行例行性命令 | crontab[選項] |
shutdown | 關閉或重啟Linux系統 | shutdown[選項][時間] |
uptime | 顯示系統已經運行了多長時間 | uptime |
clear | 清除屏幕上的信息 | clear |
(1)作用。
①ps:顯示當前系統中由該用戶運行的進程列表。
②kill:輸出特定的信號給指定PID(進程號)的進程,并根據該信號完成指定的行為。其中可能的信號有進程掛起、進程等待、進程終止等。
(2)格式。
①ps:ps[選項]。
②kill:kill[選項]進程號(PID)。
kill命令中的進程號為信號輸出的指定進程的進程號,當選項是缺省時為輸出終止信號給該進程。
(3)常見參數。
①ps主要選項參數如表2.5所示。
表2.5 ps命令常見參數列表
選項 | 參數含義 |
-ef | 查看所有進程及其PID(進程號)、系統時間、命令詳細目錄、執行者等 |
-aux | 除可顯示-ef所有內容外,還可顯示CPU及內存占用率、進程狀態 |
-w | 顯示加寬并且可以顯示較多的信息 |
②kill主要選項參數如表2.6所示。
表2.6 kill命令常見參數列表
選項 | 參數含義 |
-s | 將指定信號發送給進程 |
-p | 打印出進程號(PID),但并不送出信號 |
-l | 列出所有可用的信號名稱 |
(4)使用實例。
[root@localhostroot]#ps–ef
UIDPIDPPIDCSTIMETTYTIMECMD
root1002005?00:00:05init
root2102005?00:00:00[keventd]
root3002005?00:00:00[ksoftirqd_CPU0]
root4002005?00:00:00[ksoftirqd_CPU1]
root7421102005?00:00:00/usr/local/bin/ntpd-c/etc/ntp.
root2178721739017:16pts/100:00:00grepntp
[root@localhostroot]#kill-97421(殺死進程)
[root@localhostroot]#ps-ef|grepntp
root2178921739017:16pts/100:00:00grepntp
該實例中首先查看所有進程,并終止進程號為7421的ntp進程,之后再次查看時已經沒有該進程號的進程。
(5)使用說明。
n ps在使用中通常可以與其他一些命令結合起來使用,主要作用是提高效率。
n ps選項中的參數w可以寫多次,通常最多寫3次,它的含義為加寬3次,這足以顯示很長的命令行了。例如:ps–auxwww。
小知識 | 管道是Linux中信息通信的重要方式。它是把一個程序的輸出直接連接到另一個程序的輸入,而不經過任何中間文件。管道線是指連接兩個或更多程序管道的通路。在shell中字符”|”表示管道線。如前例子中的ps–ef|grepntp所示,ps–ef的結果直接輸入到grepntp的程序中(關于grep命令在后面會有詳細的介紹)。grep、pr、sort和wc都可以在上述管道線上工作。讀者可以靈活地運用管道機制 |
4.磁盤相關命令(fdisk)
Linux中與磁盤相關的命令如表2.7所示,本書僅以fdisk為例進行講解。
表2.7 Linux常見系統管理命令
選項 | 參數含義 | 格式 |
free | 查看當前系統內存的使用情況 | free[選項] |
df | 查看文件系統的磁盤空間占用情況 | df[選項] |
du | 統計目錄(或文件)所占磁盤空間的大小 | du[選項] |
fdisk | 查看硬盤分區情況及對硬盤進行分區管理 | fdisk[-l] |
(1)作用。
fdisk可以查看硬盤分區情況,并可對硬盤進行分區管理,這里主要介紹如何查看硬盤分區情況,另外,fdisk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硬盤分區工具,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另外查找資料學習如何使用fdisk進行硬盤分區。
(2)格式。
fdisk[-l]
(3)使用實例。
[root@localhost~]#fdisk-l
Disk/dev/hda:40.0GB,40007761920bytes
240heads,63sectors/track,5168cylinders
Units=cylindersof15120*512=7741440bytes
DeviceBootStartEndBlocksIdSystem
/dev/hda1*110848195008+cW95FAT32(LBA)
/dev/hda21085516730867480fW95Extd(LBA)
/dev/hda51085243910243768+bW95FAT32
/dev/hda62440406412284968+bW95FAT32
/dev/hda740655096779952683Linux
/dev/hda85096516552208182Linuxswap
Disk/dev/sda:999MB,999816704bytes
4heads,8sectors/track,61023cylinders
Units=cylindersof32*512=16384bytes
Diskidentifier:0x00000000
DeviceBootStartEndBlocksIdSystem
/dev/sda1*161024976379+bW95FAT32
可以看出,使用“fdisk–l”列出了文件系統的分區情況。
(4)使用說明
n 使用fdisk必須擁有root權限。
n IDE硬盤對應的設備名稱分別為hda、hdb、hdc和hdd,SCSI硬盤對應的設備名稱則為sda、sdb、…。此外,hda1代表hda的第一個硬盤分區,hda2代表hda的第二個分區,依此類推。
n 通過查看/var/log/messages文件,可以找到Linux系統已辨認出來的設備代號。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