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Linux基礎命令之: Linux常用命令

        Linux基礎命令之: Linux常用命令

        作者: 時間:2013-09-13 來源:網絡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57158.htm

        2.1常用命令

        在安裝完再次啟動之后,就可以進入到與Windows類似的圖形化界面了。這個界面就是圖形化界面X窗口系統(簡稱X)的一部分。要注意的是,X窗口系統僅僅是Linux上面的一個軟件(或者也可稱為服務),它不是Linux自身的一部分。雖然現在的X窗口系統已經與Linux整合得相當好了,但畢竟還不能保證絕對的可靠性。另外,X窗口系統是一個相當耗費系統資源的軟件,它會大大地降低Linux的系統性能。因此,若是希望更好地享受Linux所帶來的高效及高穩定性,建議讀者盡可能地使用Linux的命令行界面,也就是shell環境。

        當用戶在命令行下工作時,不是直接同內核交互信息的,而是由命令解釋器接受命令,分析后再傳給相關的程序。shell是一種Linux中的命令行解釋程序,就如同command.com是DOS下的命令解釋程序一樣,為用戶提供使用的接口。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2.1所示。用戶在提示符下輸入的命令都由shell先解釋然后傳給Linux內核。

        小知識

        ·shell是命令語言、命令解釋程序及程序設計語言的統稱。它不僅擁有自己內建的shell命令集,同時也能被系統中其他應用程序所調用。

        ·shell的一個重要特性是它自身就是一個解釋型的程序設計語言,shell程序設計語言支持絕大多數在高級語言中能見到的程序元素,如函數、變量、數組和程序控制結構。shell編程語言簡單易學,任何在提示符中能鍵入的命令都能放到一個可執行的shell程序中。關于shell編程的詳細講解,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見其他相關書籍。

        Linux中運行shell的環境是“系統工具”下的“終端”,讀者可以單擊“終端”以啟動shell環境。這時屏幕上顯示類似“[david@localhosthome]$”的信息,其中,david是指系統用戶,localhost是計算機名,而home是指當前所在的目錄。

        由于Linux中的命令非常多,要全部介紹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本書按照命令的用途進行分類講解,并且對每一類中最常用的命令詳細講解,同時列出同一類中的其他命令。由于同一類的命令都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讀者通過學習本書中所列命令,可以很快地掌握其他命令。

        圖2.1 內核、shell和用戶的關系

        命令格式說明。

        n 格式中帶[]的表明為可選項,其他為必選項。

        n 選項可以多個連帶寫入。

        n 本章后面選項參數列表中加粗的含義是:該選項是非常常用的選項。

        2.1.1用戶系統相關命令

        Linux是一個多用戶的,每個用戶又可以屬于不同的用戶組,下面,首先來熟悉一下Linux中的和用戶管理的相關命令。

        1.

        (1)作用。

        變更為其他使用者的身份,主要用于將普通用戶身份轉變為超級用戶,而且需輸入相應用戶密碼。

        (2)格式。

        [選項][使用者]

        其中的使用者為要變更的對應使用者。

        (3)常見參數。

        主要選項參數如表2.1所示。

        表2.1 命令常見參數列表

        選項

        參數含義

        -,-l,--login

        為該使用者重新登錄,大部分環境變量(如HOME、SHELL和USER等)和工作目錄都是以該使用者(USER)為主。若沒有指定USER,缺省情況是root

        -m,-p

        執行su時不改變環境變量

        -c,--command

        變更賬號為USER的使用者,執行指令(command)后再變回原來使用者

        (4)使用示例。

        [david@localhost~]$su-root

        Password:

        [root@localhost~]#

        示例通過su命令將普通用戶變更為root用戶,并使用選項“-”攜帶root環境變量。

        (5)使用說明。

        n 在將普通用戶變更為root用戶時建議使用“-”選項,這樣可以將root的環境變量和工作目錄同時帶入,否則在以后的使用中可能會由于環境變量的原因而出錯。

        n 在轉變為root權限后,提示符變為#。

        小知識

        環境變量實際上就是用戶運行環境的參數集合。Linux是一個多用戶的操作系統。而且在每個用戶登錄系統后,都會有一個專有的運行環境。通常每個用戶默認的環境都是相同的,而這個默認環境實際上就是一組環境變量的定義。用戶可以對自己的運行環境進行定制,其方法就是修改相應的系統環境變量。

        常見的環境變量如下。

        ☆PATH是系統路徑。

        ☆HOME是系統根目錄。

        ☆HISTSIZE是指保存歷史命令記錄的條數。

        ☆LOGNAME是指當前用戶的登錄名。

        ☆HOSTNAME是指主機的名稱,若應用程序要用到主機名,通常是從這個環境變量中來取得的。

        ☆SHELL是指當前用戶用的是哪種shell。

        ☆LANG/LANGUGE是和語言相關的環境變量,使用多種語言的用戶可以修改此環境變量。

        ☆MAIL是指當前用戶的郵件存放目錄。

        設置環境變量方法如下。

        ü通過echo顯示字符串(指定環境變量)。

        ü通過export設置新的環境變量。

        ü通過env顯示所有環境變量。

        ü通過set命令顯示所有本地定義的shell變量。

        ü通過unset命令來清除環境變量。

        讀者可以試著用“env”命令查看“su-root”(或“su–”)和“suroot”的區別。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芬河市| 额敏县| 同仁县| 和龙市| 招远市| 高雄市| 古蔺县| 张家口市| 遂川县| 中牟县| 清丰县| 广丰县| 邵阳县| 阿克陶县| 霍邱县| 进贤县| 闸北区| 琼中| 万山特区| 雅江县| 公主岭市| 乌海市| 岗巴县| 孟津县| 玉田县| 类乌齐县| 南宁市| 鹿泉市| 东莞市| 武乡县| 肇庆市| 澳门| 吴堡县| 亚东县| 鄂尔多斯市| 扎赉特旗| 凤翔县| 镇沅| 房产| 呼和浩特市| 巴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