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Linux下C編程基礎之:常用編輯器

        Linux下C編程基礎之:常用編輯器

        作者: 時間:2013-09-13 來源:網絡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57152.htm

        3.2常用

        3.2.1進入vi

        系統提供了一個完整的家族系列,如Ed、Ex、vi和emacs等。按功能它們可以分為兩大類:行(Ed、Ex)和全屏幕編輯器(vi、emacs)。行編輯器每次只能對一行進行操作,使用起來很不方便。而全屏幕編輯器可以對整個屏幕進行編輯,用戶編輯的文件直接顯示在屏幕上,從而克服了行編輯那種不直觀的操作方式,便于用戶學習和使用,具有強大的功能。

        vi是系統的第一個全屏幕交互式編輯程序,它從誕生至今一直得到廣大用戶的青睞,歷經數十年仍然是人們主要使用的文本編輯工具,足以見其生命力之強,而強大的生命力是其強大的功能帶來的。由于大多數讀者在此之前都已經用慣了Windows平臺上的編輯器,因此,在剛剛接觸時總會或多或少不適應,但只要習慣之后,就能感受到它的方便與快捷。

        1.vi的模式

        vi有3種模式,分別為命令行模式、插入模式及命令行模式。下面具體介紹各模式的功能。

        (1)命令行模式。

        用戶在用vi編輯文件時,最初進入的為一般模式。在該模式中用戶可以通過上下移動光標進行“刪除字符”或“整行刪除”等操作,也可以進行“復制”、“粘貼”等操作,但無法編輯文字。

        (2)插入模式。

        只有在該模式下,用戶才能進行文字編輯輸入,用戶按[ESC]可鍵回到命令行模式。

        (3)底行模式。

        在該模式下,光標位于屏幕的底行。用戶可以進行文件保存或退出操作,也可以設置編輯環境,如尋找字符串、列出行號等。

        2.vi的基本流程

        (1)進入vi,即在命令行下鍵入“vihello”(文件名)。此時進入的是命令行模式,光標位于屏幕的上方,如圖3.2所示。

        圖3.2進入vi命令行模式

        (2)在命令行模式下鍵入i進入插入模式,如圖3.3所示。可以看出,在屏幕底部顯示有“插入”表示插入模式中的輸入狀態,在該模式下可以輸入文字信息。

        圖3.3進入vi插入模式

        (3)最后,在插入模式中,按“Esc”鍵,則當前模式轉入命令行模式,并在底行行中輸入“:wq”(存盤退出)進入底行模式,如圖3.4所示。

        這樣,就完成了一個簡單的vi操作流程:命令行模式→插入模式→底行模式。由于vi在不同的模式下有不同的操作功能,因此,讀者一定要時刻注意屏幕最下方的提示,分清所在的模式。

        圖3.4進入vi底行模式

        3.vi的各模式功能鍵

        (1)命令行模式常見功能鍵如表3.1所示。

        表3.1 vi命令行模式功能鍵

        功能鍵

        功  能

        i

        切換到插入模式,在目前的光標所在處插入輸入的文字,已存在的文字會向后退

        a

        切換到插入模式,并從目前光標所在位置的下一個位置開始輸入文字

        o

        切換到插入模式,且從行首開始插入新的一行

        [ctrl]+[b]

        屏幕往“后”翻動一頁

        [ctrl]+[f]

        屏幕往“前”翻動一頁

        [ctrl]+[u]

        屏幕往“后”翻動半頁

        [ctrl]+[d]

        屏幕往“前”翻動半頁

        0(數字0)

        光標移到本行的開頭

        G

        光標移動到文件的最后

        nG

        光標移動到第n行

        $

        移動到光標所在行的“行尾”

        nEnter>

        光標向下移動n行

        /name

        在光標之后查找一個名為name的字符串

        ?name

        在光標之前查找一個名為name的字符串

        x

        刪除光標所在位置的一個字符

        X

        刪除光標所在位置的前一個字符

        dd

        刪除光標所在行

        ndd

        從光標所在行開始向下刪除n行

        yy

        復制光標所在行

        nyy

        復制光標所在行開始的向下n行

        p

        將緩沖區內的字符粘貼到光標所在位置(與yy搭配)

        u

        恢復前一個動作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linux相關文章:linux教程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口县| 石屏县| 阳泉市| 晴隆县| 濮阳市| 伊吾县| 会同县| 镇安县| 河津市| 舞阳县| 资中县| 陕西省| 闵行区| 杨浦区| 丽水市| 马鞍山市| 安远县| 成武县| 郯城县| 湘阴县| 阜阳市| 马鞍山市| 句容市| 乌拉特中旗| 靖西县| 遂溪县| 吉林市| 清镇市| 全椒县| 贡觉县| 繁昌县| 班戈县| 蓬莱市| 贞丰县| 临猗县| 临江市| 天长市| 长岛县| 阳朔县| 咸宁市| 灵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