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系統RNC側Node B測試平臺的分析與實現
3.2測試平臺總體架構
如圖4所示,Iub測試平臺系統分為兩部分:專用硬件板和WindowsPC。兩部分之間的信息交互采用TCP/IP通信模式。
圖4Iub測試平臺模塊結構
WindowsPC部分主要實現一些對實時性要求不高的RRC協議和NBAP協議。自動測試腳本引擎及測試數據準備和后期數據的分析模塊都在WindowsPC端運行。利用Microsoft的GUI編程工具,可以開發出WindowsPC較友好的用戶界面,對用戶的操作水平要求也相對下降。
專用硬件板部分用專用的電路實現,ATM協議棧相關的軟件在其上運行,具備與NodeB進行ATM連接的功能,主要用于與NodeB進行數據傳輸。其上的另一個重要部分是用戶面底層協議棧,如層1的FP和層2的RLC/MAC。由于RNC側的FP要與NodeB側的FP進行同步,并且只能在配置好的固定TTI(時間間隙)進行數據收發,因此要求此專業硬件板具有較高的定時精度(毫秒級)。
硬件板上的UPD(userplanedispatcher)模塊,用來分發用戶面的數據到RLC/MAC或FP。
FP的主要功能是處理Iub口用戶面DCH(專用信道)數據流和CTCH(公共業務信道)數據流的數據/控制幀的封裝/解封裝。
3.3專用硬件板的選擇和軟件設計
專用硬件板是此測試系統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用來運行ATM協議棧,層一的FP、層二的RLC/MAC,以太網協議棧、消息分發模塊。
圖5中WinPath為板載高性能CPU,其PacketBus有128Mbyte64位的133 MHz SDRAM內存。Host Bus上有128 Mbyte SDRAM內存和16 Mbyte Boot Flash。板子通過RJ45口支持Copper PHY連接,從而可以通過1 000 Mbit/s以太網使用TCP/IP與Windows PC連接。TDI及UPI2等物理接口支持OCTAL E1/T1,用以和Node B進行連接。板載256 Kbyte I2C Serial EEPROM。JTAG DEBUG用于調測板子的狀態。通過可選PPC子板可以加強板子的CPU處理能力。實驗表明,此硬件板內存大,處理能力強,選用專用的實時操作系統后,處理ATM協議棧和FP、MAC、ALCAP協議時能充分保證數據流量大時的實時操作。當有更高的CPU占用應用時,可通過PPC子板進行擴展。
圖5專用硬件板結構
板子上的操作系統選用的原則是盡量使用實時性較強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各個模塊的可設計成獨立的進程或任務,模塊之間的數據交互可采用消息隊列機制。
硬件板及其相應的軟件選定后,板子上的軟件可選用一些成熟的協議棧軟件。測試的人機接口主要由WindowsPC上的軟件來實現,因此WindowsPC端軟件是測試平臺的關鍵。
3.4WindowsPC端軟件
3.4.1WindowsPC各模塊的功能和關系
如圖4所示,WindowsPC部分有以下幾個模塊:人機接口模塊、消息和日志路由及緩存模塊、自動測試腳本引擎模塊、NAS(networkattachedstorage)非接入層的procedure/codec模塊、RRC procedure/codec模塊、NBAP procedure/codec模塊、數據流distributor模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