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與云計算 二者是否可以共存?
近期關于云服務的討論一直熱火朝天,希望在不久的未來云服務能成為受企業受歡迎的IT管理方案。然而,不少人也提出疑問,在云服務普及后,許多企業原有的數據中心(IDC)會否因此而被淘汰? 企業可根據自身業務發展模式,由自主性、運營成本等方面作綜合考慮,在IDC、云架構之中作出選擇,必要時更可兼用公共云、私有云的服務。云服務與數據中心之間,各有不同的優勢。舉例來說,云服務以租用形式提供IT設備,企業不需要全額購置設備,節約一次性大額投入;而企業自主建立IDC,所有軟、硬件均需企業購置,這樣他們可隨時放置自己的設備、安排備份、升級擴充等。 將部份IDC流程外包 對于大型銀行、石油公司等,為了符合法律法規、保存機密數據,以及能快速處理、響應作業的要求,總是傾向于建立私有的傳輸網絡或IDC。這些IT系統需要大量的專業團隊來管理,營運成本高,對企業的構成很大壓力。 IDC需要重新定位 現今的商業環境不斷變化,相信未來的IDC必須重新定位:需按企業的發展規模、成本效益等因素,去籌備、建設最合適的數據中心模式,唯一不變的是,IDC必須引進新技術來提升效能,通過持續地將現有的設備升級,才能使有關服務保持創新、靈活,以及更具競爭力,建立完善的數據中心環境。 在選擇數據中心方面,高端企業用戶使用IDC服務將傾向于以租用空間為主,因此,要獲得這類客戶垂青,IDC服務提供商應經常引進新技術來提升效能,將現有的設備升級至優于業界的水平;至于中、低端的企業用戶,則會較有興趣把非核心的IT應用交由能提供公共云服務的IDC服務提供商如第一線安萊這樣的公司來管理,這樣既可減輕企業平日在IT項目上的開支,也有助使資源調配更加靈活、有彈性。但不論是高端或是中、低端的企業用戶,他們都同時對IDC服務提供商的設備有一定程度的要求,因此,一些對設備升級相對保守的IDC來說,則較容易被市場淘汰。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