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億可穿戴設備市場孕育下一個蘋果
“如果我現在送給太太一個禮物,是送可穿戴設備還是送類似珠寶的奢侈品?目前來看,太太肯定更喜歡珠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45817.htm博通公司寬帶通訊集團執行副總裁兼總經理DanMarotta用此比喻尚在初期的可穿戴設備市場。
可穿戴設備初期的低劣難以掩蓋這個巨大市場機會。博通CEOScottMcGregor預測,目前手持設備達到56億部,預計在2020年所有的手持設備以及可穿戴設備加起來,包括手表和健康的監測等等設備能夠達到3000億件。
一個原因是,可穿戴市場市場準入門檻并不高。“可能只需要一個工程師,只要一個芯片就可以發明一些人們想要的東西,甚至成本可能只是10元人民幣左右。我們看到在中國有數以萬計的人在發明,他們有望成為下一代的蘋果或者華為。”ScottMcGregor說。
發力物聯網和可穿戴設備
從目前面市的智能手表、健康監測等可穿戴設備來看,雖然已經有了很多硬件種類,但幾乎所有的硬件在定位精度、續航能力、體積等方面都有待提升,一個來自產品底層的原因是芯片問題。
這個問題正在芯片一側進行改觀。在博通高管的解讀中,博通的連接技術融合WiFi、藍牙、GPS和NFC,四合一技術可以助力可穿戴設備。功耗方面,博通芯片的產品功耗比競爭對手低35%,芯片(裸片)的尺寸比競爭對手要小35%左右。
博通想做的不僅僅是芯片,“博通要創建的是一個中樞神經系統,即將所有連接的事物維系在一起。”Scott說。
目前全球有99.98%的網絡流量通過博通芯片進行傳輸。未來如何將這些物聯網的設備聯系起來,是博通面臨的增長機遇。
“新興的可穿戴市場以及物聯網,每部手機在物聯網里可支配5-10個不同的可穿戴設備。”也因為此,在上月舉行的博通亞洲媒體峰會上,Scott明確表示,寬帶、4G網絡以及基礎設施成為博通三個最重要的增長領域。
“我們強調聯網性,結合非常多的技術,能夠讓我們以更低功耗、更低成本、更小的尺寸、獨特的功能來支持物聯網。”
智能家居普及的要素在于簡單
另一個初具潛力的市場是智能家居市場。
談到最近谷歌收購智能家居廠商Nest,DanMarotta認為,谷歌此舉的目標是要布局物聯網。Nest下一代的產品更可能說明這個問題。
不過,目前市面上的智能家居產品同樣在初期,功能設置復雜遠遠不夠智能。Dan拿自己家的智能家居設施舉例,他認為,最核心的問題是要把產品做得簡單化,能夠讓更多的普通老百姓去接受。
他承認,目前的智能家居聯網技術還很復雜。目前通過互聯網都可以實現,未來技術可能通過電力線或是WiFi等控制。
具體到中國市場,博通中國區總裁李廷偉認為,從海爾、海信的智能家電產品來看是有巨大的需求。硬件方面,芯片連接技術已經沒問題,軟件方面,大家已經習慣使用社交網絡互相分享,硬件、軟件方面實際上都已經準備好。
更實際的商業模式和渠道方面,“如今很多顧客不像過去覺得渠道很重要,阿里巴巴、京東等網上購物非常火。各種商業模式已經在涌現,從整個的生態系統來說,是時候了。”李廷偉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