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傳感器信息融合技術的汽車防盜系統

        基于傳感器信息融合技術的汽車防盜系統

        作者: 時間:2013-02-04 來源:網絡 收藏
        引言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擁有私家車已成為家庭進入時尚、現代生活的標志之一。但是隨著汽車數量的增多,盜竊分子也開始把目光投向作為高檔消費品的汽車。雖然當前大多數汽車都裝有原廠的防盜器件,市場上還有多種品牌的汽車附加防盜器,可是這些防盜裝置不是只側重于被動地處理遇警情況,就是對于報警器判斷被盜過程的可靠性未有足夠的重視,致使錯報、漏報現象時有發生,給車主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基于在綜合分析汽車被盜的多種方式的基礎上,利用多在性能上的差異性與互補性,綜合來自各個的多種數據信息,采用融合方法進行數據分析,可以主動而準確地判斷汽車的狀態。并且系統還可以利用無線網絡同車主進行通信,及時報告汽車狀況,提高了報警系統的可靠性。

        防盜系統的結構

        基于多傳感器信息融合的防盜系統采用模塊化結構。在選用保證系統功能的基本模塊的基礎上,可以根據用戶需求的不同,增減模塊或傳感器的數量,以適應個性化產品的需求。系統主要由監測模塊、中央處理模塊、報警模塊、執行模塊和通訊模塊組成,系統結構簡圖如圖1所示。

        其中監測模塊由多組傳感器及信號處理電路構成,用于車況信息的采集,并將采集的數據信號加以處理后傳輸至中央處理模塊。

        中央處理模塊接收來自各個傳感器的信息進行數據融合,處理的結果是將警報分級。中央處理模塊根據不同等級的警報觸發不同的報警信號和操作,并通過通訊模塊將事態判定結果傳輸給車主;當判定態勢嚴重時,可以控制執行模塊直接阻斷汽車的點火電路,使汽車不能發動。

        報警模塊接收中央處理模塊的指令,利用聲音、閃光進行報警。

        執行模塊以通過通訊模塊接收的車主指令為最高優先權,車主可以方便地進行"汽車鎖死"、"警報解除"等操作。

        利用通訊模塊能夠實現數據通訊功能。系統將分級的報警信息以短信息形式通過GSM/CDMA網絡傳遞給車主,以提醒車主留意汽車的安全;同時車主可以利用手機短信對汽車進行遠程控制。

        檢測模塊傳感器的選擇

        為實現合理選擇傳感器件的目的,現對汽車失竊方式加以分析。總的來說竊賊最常用的盜竊手段有以下幾種方法:

        ①整車搬運法:使用拖車直接將車輛拖走,或將整車裝入其它運載工具運走。此種竊盜方式所需時間相當短,竊賊能迅速離開現場。

        ②破壞車體法:竊賊在無人看守的停車地點,直接以工具破壞汽車門鎖或玻璃強行進入車中,以接電方式將車輛駛走。

        ③復制鑰匙或開鎖高手:將鑰匙復制或用開鎖工具打開車門,直接將車開走。

        ④竊取車載物件:竊賊拆卸車體外部零件,或砸碎車窗盜竊車內物品。

        竊賊的這些行為會引起車體振動、傾斜等現象,同時還伴有中心波長為9~10μm的紅外輻射等人體生物信息。根據竊賊盜竊汽車所引發的異常現象,選擇恰當的監測器件進行數據采集,并采用適當的數據處理算法,就可以實現準確預警的目的。

        為了能夠提取足夠的信息,實現對監測目標的準確判斷,選擇傳感器應遵循一些基本原則:合理選擇傳感器并加以優化組合,以實現系統高精度、低成本的需求;選用不同種類、不同功能的傳感器,發揮各個傳感器的優勢,信息共享,降低虛報、漏報的可能性;選用多個同種類的傳感器,合理布局,去除監測死角,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基于以上的分析,選用以下傳感器構成防盜系統的監測模塊:

        ①微波多普勒傳感器[1]。利用多普勒效應制成的傳感器可以用來探測人體或物體的移動,該傳感器在人或物體靠近時接收器接收的頻率發生變化,當頻率變化至設定值時,可以判斷為有人或物體進入防盜系統的預警范圍;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尤溪县| 新丰县| 睢宁县| 云梦县| 南丰县| 会宁县| 北流市| 游戏| 绥芬河市| 无棣县| 嘉黎县| 阳原县| 凌源市| 休宁县| 宜都市| 平果县| 贵州省| 鱼台县| 光山县| 本溪市| 通化市| 长阳| 会理县| 大余县| 贡山| 炉霍县| 靖江市| 巴楚县| 竹北市| 兴业县| 沙河市| 佛山市| 叶城县| 石狮市| 呼图壁县| 凌海市| 宁乡县| 灵川县| 昌吉市| 大港区| 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