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業界動態 > 八核競技從手機 漫延到平板電腦市場

        八核競技從手機 漫延到平板電腦市場

        作者: 時間:2014-04-16 來源:新浪科技 收藏
        編者按:雖然“核戰爭”為許多了解技術的用戶所不齒,但“核戰爭”之如許多年前的處理器頻率之上的思路,通過在市場中制造概念,還是獲得了很好的回報。

          今年幾乎滿天飛,從的SamsungS4,到千元級的華為榮耀3X新星,再到不到1000元的紅米Note3期貨,絕對讓你越看越心動?,F在這場八核競技開始漫延到平板電腦市場,SamsungExynos5420、全志A80、聯發科MT8392或已小試身手或整裝待發,平板八核時代真的就來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36589.htm

          Samsung偽八核爭議不斷

          談到八核,就必須提到Samsung的Exynos5Octa(5410/5420)處理器。雖然這款雙四核處理器上市以來就“偽八核”這個問題爭議不斷,但無論怎么說,它的確擁有八個ARM核心,你管它是怎么調用的。Exynos5Octa之前已經有過不少介紹,它最大的特色就是采用ARM的Big.Little大小核架構──四個1.9GHzCortex-A15大核心及四個1.2GHzCortex-A7小核心,采用一對一的對應搭配設計。

          雖說頂著“偽八核”的名銜,但Exynos5Octa業界仍是首款八核處理器

          big.LITTLE架構的設計核心宗旨就是既要發揮Cortex-A7的超高能效,又利用Cortex-A15架構的超高性能:在處理更加復雜的運算時由高性能的A15處理器負責,平時一般則采用低性能的處理器,兩者可以根據使用情況不同進行協同工作,因此也能有效降低功耗。A15、A7核心的調配、切換是通過In-KernelSwitcher(IKS)來完成。IKS扮演著調度員的角色,但它掌管的不只進行一般CPU調速器的頻率控制,而是包含了在兩種完全不同耗能特性的CPU核心間切換的功能。

          舉例來說,視頻播放、文檔處理、上網沖浪這些都交給A7,進入游戲后交給A15,退出來又還給A7。每一個配對的A15-A7都可以獨立切換,并不是全部四個A15和全部四個A7進行切換,比如你可以有一個A15、兩個A7正在工作,其他幾對核心則雙雙休息。四個A15、四個A7各自有各自的頻率層,可以運行在不同的頻率上,但是A15核心在同一時間卻只會有一個頻率。因此這種大小核結構被稱為“偽八核”也不無道理。但不可否認,作為首家推出八核處理器的廠商,Samsung在八核心的營銷策略是成功的。

          值得注意的是,big.LITTLE架構其實還有一個重大功能,那就是異構多處理(HeterogeneousMulti-Processing/HMP)。有了它,可以同時啟動big.LITTLE架構中的所有ARM處理核心。當然,這是一種極為復雜的工作狀態,復雜度比簡單的切換要高好幾個數量級,需要系統內核調度器能夠辨別A15、A7核心的不同。相信Exynos5Octa在技術上是可支援HMP技術,這要看Samsung的意愿。

          聯發科“真八核”洗刷Samsung

          相對于Samsung的跛腳八核,聯發科的八核方案卻頗具看點---MT8392是一款全八核處理器,八個核心可以一齊開動。其實MT8392與的MT6592八核處理器本是同宗生,其硬件規格基本與MT6592一樣,那MTK為啥又要改名呢?答曰:MT8392不適用于,只好放平板上用了……

          為啥又不適用于手機呢?我們都知道,智能手機由于設計更為精密,在功耗、穩定性、布板和器件大小方面均有更高的要求,對處理器的穩定性更高,因此手機版的MT6592在制造標準更高,生產成本也越高。而平板電腦在7英寸以上,沒有手機平臺環境更嚴格的功耗布板面積要求,散熱空間比手機大3~4倍,因此MT9392在穩定性、功耗控制方案要比手機芯片低一個級別,可以進行成本更低的粗方式生產檢測流程,當然也就無法適用到手機上。

          那么,MT8392是如何實現八核的呢?其實就和Big.Little一樣,只不過Big.Little是將大小核“粘合”在一起,而聯發科只是用Little.Little,把兩組四核CortexA7用膠水“粘”在一起,這樣一顆八核處理器就誕生了。不過由于采用低性能的A7內核,聯發科的真八核其實比Samsung“偽八核”或高通A15四核性能要差得多。

          那么問題是:聯發科費了這么大勁把八個CortexA7核心粘到一起,有什么意義嗎?當然有,因為聯發科考慮的不是性能最優而是核數更多:不懂內情消費者喜歡。嗯,就這么簡單。而酷比魔方TALK69成為了首款品鮮的MT8392八核平板,售價為人民幣1499元,看來大家不必過多擔心八核平板價格過高的問題。

        聯發科MT8392/MT6592八個A7核心可以同時運作
         

          聯發科MT8392/MT6592八個A7核心可以同時運作

          在架構上,Exynos5Octa就相當一個雙“四核”處理器,而聯發科MT8392/MT6592八個A7核心可以同時運作

          高通180度大轉彎

          正是看到消費者持續熱衷于“多核”,曾一度堅持“八核無意義”論的高通最終按奈不住了。在2014年流動世界大會(MWC2014)上它就來了個180度大轉彎、針對中國市場高調推出八核處理器──驍龍615八核處理器。驍龍615最大的特色也是真八核處理器,而且相比聯發科的八核處理器更有誠意──采用性能更高、支援64位的Cortex-A53內核。驍龍615可以看成一個雙四核芯簇處理器,一個簇負責高效能,主頻為1.0GHz;另一個簇負責高性能,主頻為1.8GHz,而且八顆內核可以同時工作,因此是目前性能最強的八核ARM處理器。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高通開始認同八核處理器了呢?當然不是,高通做出這樣選擇更多迎合中國市場需求。很多不善于獨立思考的消費者更愿意相信商家的宣傳,顯然“八核”這種數字上的沖擊遠比“用戶體驗”這樣的概念更容易讓消費者接受。值得慶幸的是碰了壁的高通及時明白了這個道理,并迅速調整戰略。不過雖然高通在八核處理器上遲了一步,但此次它直接采用支援64位的Certex-A53內核則讓它后來居上,性能反超對手一大步。

          全志八核方案來攪局

          除Samsung、聯發科之外,全志也推出了自己的八核方案A80Octa處理器。A80雖也是采用采用Big.Little架構──四個A15核心及4個A7核心,但全志卻宣稱這款處理器支援HPM技術,全部八個核心可以同時運行,做到了Samsung不敢做的事。如果屬實,那國產ARM芯片廠商的實力倒真不容小覷。“真八核”的賣點、降低成本,使得全志A80Octa剛發布就受到如臺電、昂達等國產平板廠商的熱烈支援,如昂達在CES2014上就首先展出了昂達A80八核平板的A80OptimusBoard開發板。但是據說由于A15功耗問題,導致上市日期遙遙無期。

             A80Octa處理器是業界首款支援HPM技術的八核處理器,是真的嗎?
         

          A80Octa處理器是業界首款支援HPM技術的八核處理器,是真的嗎?

          寫在最后:國產廠商,八核平板的背后推手

          對于“核”戰的熱衷,國產廠商的熱情可謂超英趕美,往往是產品沒出來宣傳就鋪天蓋地。雖然這是營銷手法,但其實背后的最大因素是,國內無論是ARM方案廠商還是平板廠商,都缺乏創新性。在處理器開發上,國外廠商往往注重微創新,如優化ARM內核架構來實現最佳的能效水準,最明顯的例子就是Apple的雙核A7可以放倒一片四核處理器。要知道,智能手機、平板的所有硬件配置更像于一個團隊的整體協作,而并非僅僅依靠CPU“單打獨斗”,更多的處理任務被GPU、DSP等引擎分擔。即便是Android的開發者Google,也并不鼓勵這樣無休止的“核戰爭”。從Android4.3開始Google便樹立了一套標準,鼓勵開發者盡量使用CPU+GPU+DSP異構計算開發應用,這從某種程度上,或許能代表硬件發展的趨勢。不過,國內ARM廠商由于不具備構架級別的重新設計、優化的能力,很難達到這樣的技術優化水準,只能走多核心堆疊的極致高性能路線。

          另一方面,國內手機、平板廠商在產品設計、應用體驗上與遠遜色于Samsung、Apple一線廠商,拼硬件就成為了常見競爭手段。國內的大多數消費者也早已被教育成以CPU核數來選擇。因此,在去年四核平板流行之后,“八核”也順其自然成為今年平板宣傳的熱點!盡管存在不同的聲音,也不管你需要不需要,平板電腦正大步踏入八核時代。



        關鍵詞: 八核 手機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西市| 宣武区| 太仓市| 武胜县| 尼木县| 洪雅县| 侯马市| 罗甸县| 静海县| 孝感市| 吴旗县| 和龙市| 咸宁市| 南江县| 东城区| 满洲里市| 富川| 宽甸| 多伦县| 凉城县| 平遥县| 平顺县| 峨边| 雷波县| 渑池县| 绥棱县| 报价| 麻江县| 东台市| 博野县| 屏山县| 嘉荫县| 牟定县| 满洲里市| 饶平县| 耿马| 安平县| 南靖县| 红河县| 子洲县| 丹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