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理解RF器件性能測量過程中的紋波:理論與實驗(上)

        理解RF器件性能測量過程中的紋波:理論與實驗(上)

        作者:Habeeb Ur Rahman Mohammed博士 時間:2014-04-01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35699.htm

          在器件參數描述(例如:增益、線性和回波損耗等)期間,我們有時會看到紋波。出現這些紋波的原因是,信號在線纜、連接器、評估板線路、受測器件()和封裝內傳播時存在多次反射情況。這些互連結點上的阻抗錯配,導致這些紋波的出現。

          圖1a顯示了一條基本傳輸線路,其中,VS為電源,ZS為電源阻抗,Z0為傳輸線路特性阻抗,ZL為負載阻抗。為了讓輸入入射波完成傳輸,傳輸線路應匹配電源和負載,例如:ZS=ZO=ZL=50Ω。如果傳輸線路(可以為圖1b所示共軸線路,或者圖2b所示微波傳輸帶線路)的特性阻抗不等于50Ω,則錯配層存在反射。該錯配層可被看作是具有不同介電性能的兩個介質的邊界。特性阻抗不為50Ω的傳輸線路部分可表示為絕對介電常數為ε2的介質,而50Ω電源和負載則可表示為絕對介電常數為ε1的介質(圖1d和1e)。 通過研究阻抗錯配層的電磁波相互作用情況,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理解阻抗錯配帶來的反射問題。在這些層,電磁波相互作用導致介質邊界出現波反射和傳輸(分別使用反射系數Γ和傳輸系數τ量化表示)。反射系數是反射Er和入射Ei電場強度的比率。傳輸系數是傳輸Et和入射Ei電場強度的比率:



        關鍵詞: RF DUT TEM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潼南县| 府谷县| 从江县| 天峨县| 乐山市| 乌鲁木齐县| 武义县| 东台市| 长武县| 舒兰市| 文山县| 沽源县| 宣威市| 巩留县| 永嘉县| 蓬莱市| 涪陵区| 肇东市| 石城县| 堆龙德庆县| 博野县| 昭苏县| 禄劝| 陇南市| 图片| 喀喇| 稻城县| 资溪县| 武乡县| 廊坊市| 平武县| 宣恩县| 本溪市| 拉萨市| 西华县| 阿拉善左旗| 玉环县| 田东县| 沙雅县| 杨浦区| 巫溪县|